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芷江民俗文化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hnzj.gov.cn/Item/3629.aspx 在 2017-12-24 13:11:2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芷江民俗文化-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芷江民俗文化

来源: 作者: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9日 点击数: 次 字体:

 

芷江自宋朝熙宁六年(1073年)筑城屯兵以来,一直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统治,历经八百余年从未间断,加上当时沅州的中原地区汉族商人络绎不绝。受汉族文化影响既久远又深刻,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相互融合程度很大。酒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是日趋统一,相互渗透,原来固有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芷江在物质民俗方面,各民族之间基本已没有太大区别。虽然精神民俗保留较为完整,但也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 服饰

现在芷江境内的侗族,在服饰上与其他各民族之间已基本没有什么区别,现代汉族服饰已成为县境内各族人民的普遍着装,但在少数偏远农村地区,现今仍能看到者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群众,并且芷江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还很有地方特色。

侗族服装的布料多系家机布,染青蓝色。妇女身穿左衽大襟衣,衣长过膝,比较宽大,有矮领和无领两种,下着大筒裤,衣肩、袖口和裤脚缀绣花卉或云勾,或镶花边,胸前挂绣花围腰,锦带子系于腰间;老年妇女头包丝帕,穿攀尖花鞋;中青年妇女,手戴银戒指、手镯,胸右边内袋别银针筒,针筒上有放针的筒、响铃、牙签、挖耳勺,有三节、五节、七节之分,设计美观大方,做工精细。脚穿绣花鞋,夏穿自制麻布凉鞋。男人穿对襟衣,前下方两边有口袋,胸前佩银牙签,裤头为大头大筒裤,白裤头、大裤脚。脚包4寸宽1丈2尺长的绑脚。头上包大头帕,帕长8尺到1丈2尺,腰间系斜纹板带。

苗族妇女穿着与侗族基本相同,但裤脚绣的是三道花卉或镶三道花边,喜欢戴分量重的银饰品,穿绣花鞋;中老年妇女用长帕或短帕包头。男子夏天穿白色対襟衣,下身着大管长裤,冬天头包长帕,着对襟棉衣。

土家族妇女穿着朴素,上穿大襟衣,下着长裤,暖和天气喜欢打赤脚,冬天穿棉袜布鞋,有部分人戴耳环手钏,制作粗放且重。男子着対襟衣,穿长裤,戴帽子,有的用窄布帕贯头。

侗族、苗族小孩夏天戴绣花凉帽,冬天戴绣花棉帽,帽前檐嵌十八罗汉像,下配18朵梅花,意为罗汉护身,易养成人。帽后檐有10多条银链,系着响铃、四方印、仙桃、荷包、葫芦、鹰爪、鳌鱼等,帽两边各钉一“狮子望月”,孩子一动,银光闪闪,叮当作响,逗人喜爱。土家族儿童在暖和天气,戴花凉帽,冷天戴狗脑帽,“夏遮凉、冬遮脑”,穿対襟衣、开裆裤,项挂长命锁。

  • 饮食

芷江盛产稻谷,所以各族人民均以大米为主食,山区粮田较少的地方,间以玉米、红薯、麦子、粟米等杂粮。饮食有大米饭、糯米饭,也有大米拌红薯煮的“红薯饭”,还有大米与野菜、腊肉等煮制的“社饭”。

芷江侗乡有过“社节”吃社饭的风俗。在农历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社日,也叫春社节,侗语叫“打下”。传说,立春之后是春耕时节,将田地里各式野菜连同种子一起煮吃干净,田里不长野草,生产就会丰收。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们采摘新鲜蒿菜,切碎并揉去苦水,加盐炒干,粳米三分之一,糯米三分之二,现将粳米煮一下,然后将浸泡过的糯米拌入,配上腊肉丁、豆腐干、花生米、野葱、猪油等与炒好的蒿菜一起拌匀,用温水焖煮即成。它不仅调料丰富,而且调料搭配、制作功夫也特别有奥妙,因此社饭芳香扑鼻,鲜美可口,回味悠长,多食不腻。芷江吃社饭历史悠久,据《沅州府志》记载:“宋仁宗太后呼左右赐吕大坊等社饭,郡中犹仿此意,社日农家煮社饭,他郡无有也。”由此可见,芷江侗乡吃社饭的由来可追溯到宋仁宗天圣年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每逢社节,芷江人喜欢邀上亲朋还有,摆宴设酒,同吃社饭,一连数日,还将社饭当作礼品,馈赠他人。

芷江人在饮食方面好酸喜辣,民间有俗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酪川(‘酪川’,芷江地方方言,即‘打踉跄’之意)”、“吃菜不怕辣,就怕菜不辣”。几乎家家有腌菜坛子、酸水罐子,有腌青菜、腌萝卜、腌茄子、腌蕨菜、腌辣子、腌豇豆等。有泡辣椒、泡刀巴豆、泡生姜、泡萝卜、泡包菜等。凡可食用之菜,均可腌可泡,又酸又辣。辣椒有剁辣椒、油炝辣椒、擂钵辣椒、豆豉辣椒、馇辣椒、油泼辣子等等,五花八门。

芷江人讲究饮食,其菜肴很有地方特色,且历史悠久,最有名的要数“芷江炒鸭”。“芷江炒鸭”主料取自芷江地方特色品种芷江麻鸭,配料有五花猪肉、仔姜、辣椒、葱等,随季节不同还有板栗‘黄豆等。其色金黄、汤香浓,带辣味,极可口。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做,凡来芷江客人必点此菜。有道是:到芷江不吃芷江炒鸭,等于不到芷江,芷江鸭成为芷江的一道招牌菜,远近闻名。芷江人甚至远赴他乡,开办“芷江鸭馆”,但因原材料不是芷江的其色香味无法与芷江本地相比。如今,芷江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和保鲜工艺制作包装“芷江炒鸭”,年加工量200万羽,销往全国各地,已成为芷江重要的支柱产业。

芷江民间饮料分为茶类和酒类,茶类饮料有油茶、甜茶、甜酒等。油茶制作工艺要求比较复杂,有些材料要事先准备。茶叶在初春时取自山上野茶、野桑嫩叶,洗净晒干腌制,以备常年使用。成品为黑色,味略苦,有清肺润目功效。制作油茶,先备主料,大红喜事大多用玉米、黄豆、饭豆等,平时多用红薯、萝卜等。煮油茶时,先用油炸好香米,作为香料。在烧好的大火锅上,放入猪油少量,再放生大米炒黄,加水和茶叶煮开,或者直接用稀饭拌入茶叶,再放水煮开,加入主料、放盐,熟后盛入碗,放入香米。其色墨黑,清香可口,夏可解暑,冬则去寒。敬油茶已成为今天招待贵宾的一项重要礼节之一。

在芷江西北山区大树坳等乡镇的侗族、苗族则喜饮甜茶,当地人称观音茶。因茶叶香甜可解暑,遇人中暑时取其叶嚼食可救命,犹如观音菩萨,故名。甜茶叶取自细叶荆木,书名多穗石柯叶,常绿乔木,其茎叶富含果糖。初春时摘其嫩叶,大的切碎,开水中撩一水,晒干,置坛中备用。饮用时取几片叶,开水冲开即可,色黄,味甜而清爽。富含有硒、锌等微量元素,常饮用对降血脂和高血压有特效。现在运用现代茶叶加工技术制作的天然有机茶,其色绿香甜,已成为芷江著名的地方品牌,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茶博会、农博会金奖,产品已销往海内外,供不应求。

酒类有自制米酒、泡酒等。芷江气候多雨潮湿,饮酒既是待客的需要,又能预防风湿等病,因此,芷江各族人民尤其是侗族、苗族不论男女老少善饮酒,酒文化相当浓厚。饮酒、斟酒均有讲究,第一杯酒必须往地上倒一点,外人不知,甚觉奇怪。其实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敬土地神,制酒之粮来自土地,土地神保佑来年丰收;其二是敬祖宗,酒为祖宗之传,祖宗保佑岁岁平安。给客人敬酒时以先干为敬以示对客人的诚意。斟酒也是有学问的,壶仙(斟酒人)坐在边席靠上席一侧,酒壶壶嘴要对着自己,对着客人则失礼。斟酒一只手执壶,另一只手在壶口上一二寸处以手板盖住,以防酒气伤客,斟酒时两手一抬一收,动作干净利落,显示壶仙的“水平”。侗族、苗族未婚女婿上门,岳父家常以此考察其礼数家教。

芷江酒宴有许多特殊的规矩,如结婚酒宴,正堂屋三桌呈“品”字形摆放。芷江有句俗语:“天上雷公大,地上舅爷大”,故正神龛一桌为大舅公的,大舅公为祖辈舅爷,左侧一桌为二舅公的,为父辈舅爷,右侧一桌是小舅公的,为本辈舅爷。其他宾客则在厢房、侧屋酒席入座。入座时,由司仪(主持人)高声朗诵吉语恭请舅爷依次入座。新娘新郎以及主人宾客前往敬酒须从大舅公开始,依次而过。芷江的酒宴忌摆六个菜,六个菜是芷江祭拜亡灵死者时摆的,请芷江人吃饭如不知其礼俗,摆上六个菜,多会使其不高兴。芷江兴喝酒不吃饭,吃饭不喝酒。吃菜常用鸡、鸭的头、脚和翘敬客。饭毕以双筷置于碗上,或以一支筷架于空酒杯上,表示恭候的意思,未吃完的人常主动抓其筷子放下,以示不必客气。

侗族还兴摆“合拢宴”,这是侗家人一种集体招待贵宾的习俗。过去在农村,侗族人兴“走寨”,“走寨”意即一个寨子的歌手们或鼓锣队或舞龙舞狮舞牛的队伍到另一个寨子比赛演出,因队伍较大,一家人难以接待,就每家人出几个菜,带上桌子、板凳、碗筷和酒,集中到寨中鼓楼、祠堂或风雨桥上,一字摆开,主客两边入座,相互敬酒对歌,十分热闹,逢年过节,你来我往。芷江在以前,有十年祭谱、三十年续谱一次的传统。每到祭谱之日,来自各地家族代表少则数十人,多则百余人,约到某族长的寨内聚会。因客多,族长吩咐寨中族人每户准备几个菜,带上桌子、板凳、碗筷和酒集中到祠堂或族长家,围成几圈,相互对饮。如今形成接待远方宾客的仪式,成为侗族待客最高礼仪。

侗族在待人接客方面,还有“茶三酒四烟八杆”之俗,即进屋即喝三碗茶(甜酒、油茶),开席先喝四杯酒,席间要敬八袋烟。正月来客,请客人吃“过桥肉”(即长而宽的猪头肉,意为常来常往),以示对客人的敬重。

过年还有吃年庚饭的习惯。过年时,有的让老人先吃,有的让狗先吃。大年三十,装碗饭,每一碗菜夹一筷子,让狗先尝。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没有谷种,不种田,没有饭吃,只有大海那边有谷种,人又过不去,只有请狗过海取谷种,狗过海后,在晒谷种的坪里,打了几个滚,满身满尾都沾满了谷种,回来时,要渡海,身上的谷种落水了,只有翘在水面上的尾巴所沾的谷种带回来了,人们才得以生产粮食,才有饭吃。过海取谷种,狗是有功劳的,为了感谢,在过年吃年庚饭时,故有让狗先尝之习俗。

  • 居住

芷江侗族、苗族、土家族也包括部分汉族喜欢聚族而居,一村一寨基本上是同一血缘的关系。山区多是依山傍水,依山势建房,一层紧挨一层;中部平地,则选小山丘,围祠堂而建;有些大姓,还有围墙寨门。

侗族特别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寨内建有“禾堂”,“禾堂”是族众议事、娱乐和晒物的地方;为方便往来行人,在常人经过的溪河上、山坳上建风雨桥和凉亭,并为往来客人提供拐杖、草鞋和饮水。

房屋多为木结构,山区侗族、苗族以二层、三层吊脚楼为主。居住平地的则多为一层,上有较高通风放物的木板层。房屋高与宽有一丈六八、一丈八八、二丈零八等,取“发”的祥瑞数;有单进三开间或二进三开间。正中间为堂屋,为摆酒席会客的地方,后屋置火铺。

芷江侗族、苗族农家以前有专门做的架空火铺,侗语称“洋”,为冬季取暖做饭会客之用。长七尺二、宽六尺八、高二尺一寸四,取二与四,二乘四得八,也是“发”的意思。其中两面靠墙,一面留着做饭,另一面便于烧柴火。靠做饭一侧正中有长宽二尺二寸四的火堂,火堂正中是三角铁架,煮饭时,鼎罐置于架上,到六成熟时退于铁架边烤,一刻钟转一次,直到熟,柴火鼎罐煮的饭很香。火铺右边离火堂近,靠墙,为老人和客人坐的地方,主人不请而坐被视为有失礼貌。火堂正上方为吊炕,大小与火堂一样,木制两层,离火堂1.5米高,用于炕柴火和熏腊肉。现在因为保护森林,火铺逐渐消失,只有边远山区部分人家还有保留。

选址建房讲究“风水”,常选后背有山、前面开阔之地,建房布局依地势地形而定。附属建筑有“屋后建仓不吉利,屋前有圈不安康”的禁忌。芷江历来是产粮大县,农村屋前大多建有单独的谷仓,视自家产粮多少,有大有小,大的可藏粮百余担。

侗族建筑很有特色。木匠师傅用一根一丈二尺的半块竹竿做尺,叫“墨杆”,用数百根竹签做记号代表房屋每一个构件,没有图纸,不用一颗铁钉,众木匠按掌墨师傅(类似总设计师)发给的竹签各自完成任务,以柱、梁、方、瓜、檩、橼、铆、闩等组成,一气呵成,平稳牢固,分毫不差。鼓楼、风雨桥、凉亭是侗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被誉为侗族建筑艺术“三宝”。

建房时,许多仪式、吉言、规矩独具特色。掌墨师傅发墨时,主人要买一副新墨斗线、两块香墨、两支毛笔给掌墨师,并置“牙盘”(祭祀用品)和“利式”(给墨师的红包),墨师祭祀之后,封赠主人,高唱“起造新华堂,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长久,世代享荣昌”。主东大声答谢:“承蒙贵言。”建房过程以上梁最为隆重。上梁是新房落成最重要的环节,上梁过程中吉语、民歌贯穿始终,饶有风趣。芷江包括汉族在内,上梁仪式基本相同,只是在步骤上有简有繁,吉语讲话有别。

  • 婚姻

芷江侗族、苗族的未婚男女可以“行歌坐夜”,以歌传情,以歌为媒,以歌定终身。行歌坐夜是芷江侗族、苗族过去青年男女交友的一种主要形式,未婚、已婚均可。双方相识有意之后,相约在某地方见面,一般在女方家附近山上,双方各约数名同伴在月圆之夜对歌。互相交流完全以歌的形式,由远而近,最终围坐篝火旁,男方带来糖果,女方带来糍粑,一起消夜,边吃边唱,互赠信物,天亮时散去。如果女方有多个朋友,另一个男友知道约会地点后,也一定会约上自己同伴,跟踪而来,这时就会变成两个男友队伍之间对歌,这种对歌是一种对抗性的对歌,双方用歌来显示自己的能力,用歌来赢得女友的信任。行歌坐夜女方父母一般不反对,有时还会半夜送衣服和食物上山给女儿,顺便也试探一下男方的才气。如果女方已定婚,父母常会阻止女方出去行歌坐夜。

如果男女双方通过长时间交流有意成婚,男方父母即托媒上门讨亲,如女方父母同意,则互换生辰八字,约定吉日成亲。行歌坐夜,对歌传情,即使男女双方互赠信物,也不一定要定终身。一个男青年,可以有多个女友,女的也一样,以有朋友多为荣,侗家人称这种关系为“露水姻缘”,意即在露水中建立的感情,也像露水一样消失得快。这种行歌坐夜习俗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很盛行,在板山、罗岩、梨溪口等侗族、苗族聚居乡镇,有固定的时间、地点“赶坳”,“赶坳”就是侗族、苗族男女青年举行集体歌会的地方。如今青年男女在校读书、外出务工,此习俗已渐渐消失。

过去芷江侗族、苗族还有姑舅表亲的习俗,即姑妈家的女儿必须嫁于舅家,只有舅家主动放弃,女方才可外嫁。新中国成立后,提倡优婚优育,反对近亲结婚,此风俗才渐渐淡去。

芷江土家族的婚俗与汉族基本相同,过去是包办婚姻,如今也是婚姻自由了。

在出嫁方面,芷江侗族和苗族也很有特点。一是兴“哭嫁”,唱“哭嫁歌”。姑娘在出嫁前一个月,其儿时女伴前来相伴,一边做嫁谢,一边唱哭嫁歌,一连数日,歌声凄切委婉,催人泪下。主要有哭爹娘、哭兄弟、哭姐妹、哭媒人、哭家乡、哭离开亲朋好友后的孤独。二是做“嫁鞋”,姑娘出嫁前几个月,母亲就开始张罗做嫁鞋,嫁鞋为千层底布鞋。有待嫁新娘做给父母、兄弟姐妹、叔嫂舅妈、儿时同伴的,希望他们在她出嫁后常来看她;还有做给未来丈夫、公爹公婆的,以显示新娘的贤惠与能干;还有母亲、叔母、舅妈做给待嫁新娘的,希望新娘出嫁后常回家看看;也有儿时女伴做的,希望即使分开了,也要常常往来。三是兴“抢迎亲客”,迎亲时,女方同伴常对男方迎亲客施行“惩罚”,意思是不准把新娘抢走,这有古代“抢婚”习俗的遗迹,主要是乘迎亲客不注意时,在其饭菜中埋下吃剩的骨头或不能吃的东西,或在其身上、脸上涂上黑锅灰,双方嬉笑打斗,热闹非常。四是唱赞歌,无论是女方的花圆酒还是男方的结婚酒,来客均用歌声赞美新郎、新娘,赞美双方亲家,祝贺双方美满姻缘。

  • 生育

芷江各民族的生育习俗基本相同,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侗族对繁衍后代非常重视,对生儿育女视为大喜事,有许多习俗。孕妇临产前,娘家母亲或兄嫂或弟媳或妹妹,送来熟肉、饭各一碗,谓之“催生饭”,寓意到期即产,不拖月。

“吃甜酒”是侗家生孩子的代名词。婴儿呱呱坠地,家里人马上开甜酒请全寨人吃,以示通告添喜了,感谢大家关心。凡左邻右舍、亲戚来祝贺,进门稍息,主人就会端来甜酒请吃。产妇吃加了红糖的甜酒还有催奶、去瘀的功效,利于喂养婴儿和产妇子宫的恢复。

孩子一生下,由孩子父亲或请人去外婆家“报喜”。若生男孩则送去一只雄鸡;若生女孩,送去一只母鸡。外婆一看即知女儿生男生女,外婆回赠一只肥鸡,俗称“陪生鸡”。随后外婆家挑着甜酒或糯米、鸡、蛋、婴儿衣服、鞋帽、袜、襁褓等来看望女儿(产妇)和外孙。

芷江有踩生的习俗,即第一个登“月婆子”家的外人,俗称“踩生”的人。主人要备办韭菜请踩生人吃,以示双方吉利。踩生人在举杯前要赠吉语:“天降一金童(生女为玉女),合家乐融融,小时易抚养,长大成能人。”

婴儿生下第三天,婆婆或外婆采来枫叶、四眼草(茜草)、水竹叶、斑鸠窝(海金沙)、水灯草、水菖蒲、金银花、九里光、野菊、艾叶、黄荆叶(7片叶的为佳)等草药煨水给婴儿洗澡,以防生疔疮,求风长。边洗边念:“宝宝乖乖,吃饱睡好,长得很快,大了成才。”洗好后把婴儿放在隔筛内,用秤称重量,意为隔筛隔邪、胆大心细(取秤星“细”字之意)。

在月内选取吉日打“三朝”。这天,外婆家送来银花帽、花背带、婴儿衣物和月婆子吃的营养品,邀约族亲前来祝贺,多则二三十人。公婆家的亲朋好友及族众也吉日前来相贺。宾客进屋,必吃甜酒,还要办酒席款待。除外婆方面来的客人外,三朝酒一餐而过。酒席间,主人要敬各位宾客的酒,唱起敬酒歌,宾客唱起赞婴儿的歌。

婴儿满月,请外公或深孚众望的人给婴儿剃第一个头发,剃前先念吉语祝福:“神仙赐我来剃头,手挥剃刀快悠悠,剃就一个好模样,长大是个好公侯。”不仅剃发,连眉毛都要剃净,意为以防“眼浅”,避免滋生乱拿别人东西的恶习。剃后,备办菜肴款待剃发者。

婴儿五六个月时,选择吉日,备上酒肉,请老人给“开荤”。开荤时,念祝福吉语:“长大吃四方,吃荤体魄壮,吃素寿命长,福禄齐满堂。”夹点猪肉给婴儿吃,以后便可以吃肉荤了。

婴儿满一周岁,要给作“周岁”。外婆家送来“长命锁”、衣服、鞋、袜等,亲戚好友均前来祝贺。

苗族婴儿满三天有“洗三”习俗。这天,用草药水给婴儿洗澡之后,用三个煮熟的鸡蛋轮流滚婴儿各个部位,边滚边念:“滚宝宝(婴儿)的头,头长得大又圆;滚下巴,下巴长得匀称;滚手心,手长得灵巧;滚肚脐,肚量如海;滚脚板心,腿走千里有精神;狗吓跟狗去,水吓跟水流,风吓跟风飞,什么吓跟什么去,什么惊吓都不怕,长得麻麻利利。”

洗澡穿好衣服之后,备上三根葱,由婆婆或外婆分别吹婴儿的五官,边吹边念:“吹眼一眼亮,善观四方;吹鼻一鼻通,善辨香臭;吹耳一耳聪,善听八方;吹嘴一嘴圆,能说善辩;吹舌一舌灵,善辨甜苦。”最后还念两句:“葱吹路路通,长大定聪明。”取“葱”与“聪”谐音,希望婴儿长大聪明灵活。

婴儿在40天的月里,所穿的外衣双袖口用线缝合起来,不让手伸出,谓之“封手”。传说,封了手,婴儿长大不会拿别人的东西,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苗族也做满月酒,酒席间,鸡头敬外公,鸡翘敬外婆。席间唱酒歌助兴。

土家族婴儿生下第三天,婆婆寻来草药煨水给婴儿洗澡,谓之去疫,洗净婴儿身上的疫气,意为长大后,饮水思源,不会忘记长辈抚养的恩情。

婴儿满月后,选择吉日,带上礼物去看外婆。出发前,用锅烟在婴儿额上画个“十”字,帽子别个红干辣椒,以辟邪和免受惊吓。

  • 丧葬

芷江各民族丧事习俗大体相同。老人病危,子女应火速返家守候。老人临终,晚辈要下跪致哀,扯下蚊帐,扶老人落气。老人落气时,烧“落气钱”三斤六两,并放炮送亡灵升天。

老人死后,亲属为之洗澡,俗为沐尸。沐尸时只在额头、胸前、背部、手心、脚心擦几下。沐尸后还剃(梳)头,穿衣服,将尸体移放堂屋“柳床”上,再行入殓。入殓时,先在棺内垫石灰,上盖白布,再撒上雄黄,然后,抬尸入棺。在空隙处填满陪葬物,即可盖棺,但棺只掩一截,直到出殡前方可盖实封棺。在死者入殓前,亲友要向死者送“寿被”,并按死者亲疏关系分次盖于棺内。

停丧期间,一般要请“道师”作法事,给死者“开路”,念经,请歌师唱孝堂歌。芷江侗乡一般停棺为三天,叫做“压三”,三日后即发丧,不论宜与不宜都不看发丧日子。特殊情况,如子女在远方,一时赶不回家,才多停丧几天。出殡前一天晚上,家人要吃祭灵饭,只能是六个菜,以对亡灵的祭奠。

非正常如被杀、上吊、摔死、难产死亡等凶死者,均不能葬入祖坟,小孩死亡则专门葬入小孩坟地,未婚者死亡,也不能葬入祖坟山。

梨溪口的部分苗族,在老人去世时不戴白孝,而是戴黑纱,不请道士“开路”,而是请“苗老师”作佛事、念经。公坪土家族在死者入殓时,要给死者口中塞茶叶、谷米、银质币等物。

  • 节日

芷江的节日很多,大多与汉族基本相同,其中春社、三月三庙会、七月半鬼节较有特色。

芷江对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称为社日,也叫春社,吃社饭。每到社日这天,走亲访友,连住几日,意即春社之后,即为农忙,没有空走亲访友了。还有社饭祭新亡人之说,俗称“新坟扫墓不过社”,即在社日前,而不是等到清明节去祭扫。每年春社前后十多天,芷江家家户户打蒿菜、做社饭、摆酒席,请亲朋好友相聚,十分热闹。

芷江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兴朝明山庙会,有“三月三,朝明山”之说。明山位于城北10公里,为芷江著名风景区之一。山顶建有明山观,祀真武大帝。始建于北宋,盛于明、清,传说甚为灵验,香火旺盛,芷江及邻县善男信女每逢三月初三来朝拜,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形成了芷江民间固定的节日。每逢这天,朝明山的人,少则数万,多则超过十万,人山人海,规模十分壮观,是芷江除春节外最盛大的节日。

农历七月十二日至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芷江“七月半”,也叫“鬼节”、“亡人节”。据说死去的人七月十二日从阴间陆续赶回阳间家中团聚。这一天,阳间男女老少需回家与老人相聚摆家宴,祭祖先。随后三天就给老人封包烧包。同时,也要给土地公公封包,让他当“邮差”,送给没回来或客死他乡的亲人。十五日这天全家人再摆宴,烧纸祭酒,送走亡人灵魂。这虽是各民族共同的节日,但在芷江其特别之处在于七月十二至十四日三天,家家户户将冥钱封包,写上某个已故亲人的名字亲收,在郊外空地,下垫稻草,摆上冥钱包,烧香祭拜之后,烧掉冥钱包,燃放鞭炮。据说只有这三天烧包,亲人亡灵才能领走。虽然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活动,但芷江规模特大,每户封包至少数十封。在这三天,不管是城区还是农村,河边、旷野、空地到处火光冲天,烟雾腾腾,炮声连天,通宵达旦。

芷江侗族、苗族还有自己的节日。大垅一带,农历三月初一、初二、初三为禁火节,节日期间把家里的蓑衣、锄头、木棒棒(洗衣服的木棒和扛打谷桶的木棒)等藏起来,把饭端到房屋外面吃,比春节还讲究。初一这天,天亮前,就把饭煮好,准备好三天吃的,三天内不能见烟火,饭中掺些豆子和青菜,天还未亮时就吃早饭,封火关门,上山劳动,做到天黑,不见人影,才能回家。三天如此,禁止生火,不准出烟,不准接客。

大垅的禁火节是为纪念祖宗龙冠保的。传说很久前,芷江大垅侗民龙冠保为人正直、勇敢,他的未婚妻侯氏,长得漂亮,聪明能干,被皇上看中了,把她抓进了宫,侯氏要求见龙冠保一面,皇上便派兵来抓龙冠保,双方打起来,龙冠保寡不敌众,与母亲潘氏逃进深山,被包围三天三夜不降。后官兵放火烧山,龙冠保母子葬身于火海。为纪念龙冠保的英雄行为,约定每年农历二月末一天做好饮食,三月初一起连续三天不生火、不会客、不走亲,直至三月初三日。过去祠堂把百亩田的收入拿出作为纪念开支,杀猪宰羊买纸香烛祭他,向龙冠保举行隆重祭祀后,才能生火做饭。此俗延续至今。

板山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四面八方的人特别是青年男女,身着盛装赶坳,唱歌、丢带子抢带子(谈情说爱互送的信物)。梨溪口一带,六月十九日举行歌会,互相对歌,同板山的赶坳一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芷江孽龙舞[ 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