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周敦颐的生平行迹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yongzhou.gov.cn/2012/0702/3413.html 在 2019-08-20 11:01:02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周敦颐的生平行迹_理学鼻祖_中国永州新闻网

周敦颐的生平行迹

时间:2012-07-02 10:40:36 来源:中国永州新闻网 点击:0 已有0条评论
标签:平行 周敦颐 &ldquo &rdquo 阅读更多理学鼻祖>>

1、世系家庭

周敦颐的世系,南宋理学家朱熹的高足度正在《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中这样记载:“维周氏之先,自帝喾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后遂以为氏。汉兴,封周后于汝南,先生盖其后也。”周敦颐的弟子程颐在《明道先生行状》中,称周敦颐为“汝南周茂叔”。度正之后的南宋理宗,追封周敦颐为汝南伯。周敦颐本人也认可这一说法。治平二年(1065),周敦颐在度正的说法是有所依据的。但是,周敦颐京应是周王室后裔。

后来,周敦颐的先祖从汝南迁徙青州,并在青州一带定居下来。隋朝末年,其先祖归仁公由青州迁居襄阳(今湖北襄阳)一带。周归仁三传至安时,生如鍉、如锡。如鍉为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登武进士,曾任广东曲江令,后升大理评事,征南大帅卫上将军,出知营道。如锡为安时次子,武德元年(618)进士,曾任广东高州刺史。后来,广西一带发生少数民族起义,朝廷任命他为征南大元帅水陆马步军都统,左金吾卫上将军,平定广西横、廉、白、贵等六州。太宗即位,任左骑常侍。贞观元年(627),因事贬营道散参军,居宁远太阳洞(又称大阳洞)江口。五传至从远,始迁营道。而始迁营道的时间,大概在五代末或北宋初。

周敦颐的祖父周智强,为始迁营道的周从远之单传独子。周智强生了六个儿子,长子怀识,字孟衿,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官至汀州上杭令;次子怀铎,字孟振;三子怀正,字孟方;四子怀成(即辅成,周敦颐的父亲),字孟匡,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官至贺州桂岭令(治所在今广西贺州境内);五子怀辂,字孟殷;六子怀德,字孟尚。

周敦颐儿少时代的家庭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父亲周辅成(?-1032),原名怀成,字孟匡。志清行纯,博学能文,初为黄岗(今湖北黄岗市)县尉。大中祥符八年(1015)举进士后,升为桂岭县令。在桂岭任职一年多,便辞职归隐。

母亲郑氏(982-1037),河南开封人,一说四川成都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郑氏的哥哥郑向是龙图阁学士,为饱学之士。郑氏先嫁卢郎中,并生有一子。卢郎中去世后,再嫁周辅成为继室。她与周辅成结婚的时间为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

同父异母兄长周砺,为周辅成与元配唐氏所生。

同母异父兄长卢敦文,为郑氏与其前夫卢郎中所生。卢敦文随母下堂时,年龄还很小,估计在两三岁。当时,周辅成在黄岗任县尉,卢敦文随母在黄岗县署生活。周辅成任桂岭县令后,卢敦文则随母在桂岭县署生活。周辅成辞职回乡时,卢敦文还不到十岁,也只能随母在营道县楼田村生活。

姐姐周季淳,为周辅成与郑氏之女,生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长周敦颐五岁。季淳十七岁时出嫁,丈夫名叫陆若瑜,比季淳大两岁。但季淳出嫁一年多,就死于瘟疫。

弟弟敦贲,为周辅成与郑氏之子,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比周敦颐小四岁。敦贲从小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但是,就在季淳死后的第三个月即十一月上旬,敦贲突然发病而死。

2、儿少时代

北宋推行以文立国方略,周敦颐的父亲又是进士出身,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周敦颐在故里一共生活了十五年。这十五年,周敦颐由儿少时期开始进入青年时期,由不谙世事、无忧无虑到粗知经史,并为以后在理学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十五年的成长历程中,周敦颐在故里留下了诸多传奇故事,其中尤其为人们所称道的传奇故事有三个:

第一个传奇故事,命名五星堆。

天禧五年(1021)重阳节,周辅成同几位兄弟一起聊天,共度重阳。当时秋高气爽,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田野里的禾根豆一片金黄。特别是村前的五个土墩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大家商量着要为这五个土墩子起个名,但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名最为合适。这时,正在旁边玩耍的小敦颐,看到大人们沉思的样子,就脱口而出,说这五个土墩就像五颗星星。那东边的叫木星,南边的叫火星,西边的叫水星,北边的叫金星,中间的叫土星,合在一起,干脆就叫做“五星堆”。大人们听了,都觉得小敦颐讲得有道理,于是就将这五个土墩正式命名为“五星堆”,并作为楼田保的一景。

第二个传奇故事,少年立志。

周敦颐从小聪明好学,勤于思考。遇到什么问题,喜欢寻根究底,不搞明白决不罢休。他会经常向父亲提出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问题,如什么天上的星星是怎么来的,太阳为什么东起西落,月亮为什么有盈亏圆缺,为什么会刮风下雨,地上的万事万物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对于周敦颐提出的这些问题,周辅成总是不厌其烦,尽自己所知给予解答。当然,这其中的很多问题,周辅成是没有办法回答清楚的。一方面,受周辅成的知识所限,另一方面也是受当时的科技水平所限。而周辅成也非常喜欢周敦颐的这一性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敦颐的知识也不断地增长,学业大有进步。到十二三岁时,周敦颐已经读完了《四子书》(即《四书》)和《书经》、《诗经》、《礼经》、《春秋》等儒家典籍,有的还能背诵得滚瓜烂熟。同时,周敦颐还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不仅立意新颖,而且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儿子的进步,周辅成心里感到很欣慰。为了弄清周敦颐的人生志趣,周辅成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观察。一次,周辅成在同周敦颐的交谈中,周辅成要儿子谈谈将来的志向。周敦颐说,自己长大后并不想做官,而是想在孔孟学说的基础上,再吸收各家学说之精华,将儒家学说推进一步,以便正人心,辟邪说。周敦颐的回答,在周辅成的心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周敦颐说自己长大后并不想做官,这在当时的一般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当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和推动下,全国上下、官场内外,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尚。而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周敦颐说不想做官,确实有违常理。特别是要把孔孟学说推进一步,以便正人心,辟邪说,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非圣即贤。对此,周辅成在内心既非常震惊,又暗暗欣喜。震惊的是,儿子的志向实在太过于高远了,要实现这样高远的志向,谈何容易!欣喜的是,儿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将来决非泛泛之辈。

第三个传奇故事,月岩悟道。

月岩位于都庞岭东麓,距周敦颐故居约七公里。岩洞内周围削壁千仞,白石璀莹。这个巨大的岩洞,还有东西两座洞门。最为奇特神秘的是,在这个岩洞内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到不同的景物变化。如果你从东洞门进,朝西洞门行走,往头上的洞口看去,开始只能见到一弯“残月”,形似蛾眉,如下弦月。再往前走,那“月亮”像镰刀、像小船,由缺而圆。到了岩洞中央,当顶便是一轮“皓月”,成为“望月”。继续往前走,这轮“皓月”又逐渐由圆而缺,最后又是蛾眉一弯,成为“上弦月”。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方位引起的景物变化,使月岩在人们的心目中充满了神秘感,月岩的名气也不胫而走。相传周敦颐十四岁时,曾筑室于月岩,在那里读书并在那里悟得“无极而太极”的道理,为其后来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汴京依舅

周敦颐十五岁那年,父亲周辅成去世,家庭顶梁柱轰然倒塌。这是对周敦颐的一个沉重打击,也是对整个家庭的一个沉重打击。面对这突然变故,母亲郑氏决定携周敦颐北上汴京开封,投奔自己的兄长──龙图阁大学士郑向。郑向在北宋称得上一位显宦,做过三司户部判官、度支员外郎、为盐铁判官、两浙转运副使、兵部郎中、提点诸司库务官职。对于周敦颐来说,继父亲周辅成之后,舅舅郑向是抚养教育自己最为得力的人物,也是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郑向十分喜欢周敦颐,把他当自己的儿子看待,并用郑家子侄的辈份,并将周敦颐本来的名字周敦实改为周惇实。当周敦颐20岁生日时,郑向按传统为周敦颐举行了冠礼,并为周敦颐取字为茂叔。在周敦颐步入成年之际,郑向还为周敦颐安排婚事,娶了职方郎中陆参之女为妻,并于当年完婚,建立起小家庭。所有周辅成来不及考虑的事情,郑向都为周敦颐做好了。

就在周敦颐行冠礼这一年,即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郑向得到一次按叙例封荫子侄的机会。郑向没有将这一机会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给了外甥周敦颐。这次封荫,周敦颐得到的职位是试将作监主薄。“将作监”则是主管祭器的机构。这一机构事闲权小,但因事关重大,仍然属于正式的国家机构序列。而试将作监主薄,即处于试用期的将作主薄,或者说将作监的试用主薄。得到试将作监主薄的职位,表明周敦颐从此开始了官场生活。

4、鹤林居丧

就在人们普遍认为周敦颐仕途顺利、前途光明之际,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连发生了。当周敦颐行完冠礼、办完婚礼、出任试将作监主薄后,舅舅郑向以龙图阁直学士的头衔出任杭州知府。郑向上任不久,即被病魔夺去了生命。郑向是周敦颐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政治支柱。郑向去世后第二年,即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七月二十六日,周敦颐的母亲郑氏也因病去世。按当时规定,周敦颐要为母亲守孝三年。母亲郑氏生前嘱咐,死后要与舅舅郑向葬在一个地方。为此,周敦颐遵从母亲遗命,扶柩南下,千里迢迢从开封来到润州丹徒县,将母亲葬于舅舅郑向的墓侧。

周敦颐为母亲守孝期间,住在丹徒县的鹤林寺。可以说,这三年是周敦颐哲学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并对周敦颐一生的仕途和学术都有着重要影响。在这里,他结识了僧寿涯、范仲淹、胡瑗等当时社会名流。

寿涯是鹤林寺的住持,又是一位高僧,而其真实身份却带有一些神秘色彩。周敦颐寄居鹤林寺,必然要同寿涯交往。寿涯也非常喜欢周敦颐这样的青年才俊。两厢情愿,一拍即合,二人从此密切交往,相互交流学术思想。正因为如此,后世有人认为周敦颐师从寿涯,并认为周敦颐的学术思想源自寿涯,尽管这种观点并不为多数学者所认同。

范仲淹(989-1052),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昊县(今属江苏)人。景佑三年(1036)五月,范仲淹被贬为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潘阳县)刺史。第二年再徙润州。范仲淹与僧寿涯相识多年,彼此非常熟悉与了解。这时,周敦颐正在鹤林寺为母亲守丧。由于这个缘故,僧寿涯介绍周敦颐与范仲淹相识。此后,他们多次来往,周敦颐还经常向范仲淹请教学问之事。通过同范仲淹的交往,范仲淹的这种忧国忧民思想,在周敦颐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对以后周敦颐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胡瑗(993-1059),北宋初著名学者、教育家。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周敦颐在鹤林寺为母亲守丧时,正好胡瑗也在润州。对于这样一位当时的学界泰斗,周敦颐当然不会放过请教的机会。在范仲淹的安排下,周敦颐终于同这位学界前辈相识了。周敦颐经常虚心向胡瑗请教,学到了不少东西,对其后来哲学思想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5、初入江西

仁宗康定元年(1040),周敦颐守孝期满,除去孝服,由吏部调任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县)主薄。周敦颐一生中曾四次进入江西,并终老江西。庆历元年(1041)正月,周敦颐到达分宁县。这是周敦颐第一次进入江西。在办完报到及交接手续后,周敦颐立即投入了职责范围的工作。周敦颐办事能力很强。他所办理的二十余起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量刑恰当,原告被告都心服口服,没有一件上诉的。特别是他办了一件久拖不决的疑案,一时名声大噪。当时,分宁县有一案件久拖不决。周敦颐接手这一案件后,“一讯立辨”。《修川志》载:“先生初事分宁,县有疑狱,久不决。先生至,一讯立辨。邑人惊诧,曰:老吏不如也。”

不久,周敦颐被调往袁州卢溪镇,代理市征局事务。卢溪镇是宋初保留下来的少数镇之一,为袁州的直属镇。这一带商业繁荣,有着大量税收,因此朝廷在这里专设市征局,以加强市场管理与税赋的征收工作。周敦颐到卢溪镇以后,立即着手市征局的各项工作。由于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因此周敦颐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职业”──讲学,即边理政边讲学。讲学,是汉代以来官教合一的传统。周敦颐当时已经二十五六,学术思想小有名气。他讲学的具体情况如何?度正《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袁之进士,来讲学于公斋者甚众。”

庆历四年(1044),通过吏部考察,周敦颐被认定有才能、有政绩、黎民百姓反映好,被调任南安军司理参军。军,在宋代是一种地方行政建制。南安军等同下州,辖南康(今江西南康县)、大庾(今江西大余)、上犹(今江西上犹)三县,治所在今江西大余。参军是知州的佐官,有录事、户曹、司法、司理之分。周敦颐任司理参军,属于直接办案的官员。在南安,周敦颐做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第一件事,顶撞自己的顶头上司王逵。王逵是南安军转运使,即南安的行政长官。当时,南安监狱有一保囚犯,法不当死。王逵欲将该囚犯问成死罪。同僚们也都认为这个案件是错判,但慑于王的霸道,谁也不敢提意见。于是,周敦挺身而出,反对将这个囚犯判处死刑。然而,王逵根本听不进去。在这种情况下,周敦颐马上写了一份辞职报告,连同自己的任命书及印信,一起呈交王逵,并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感悟,囚不得死。毕竟王逵是一个敢于担当的官员。最后听从了周敦颐的意见,将这个囚犯由死刑改判为流刑,即充军。同时,他亲自到周敦颐的寓所,退还周敦颐的辞职报告和任命书。从此以后,王逵对周敦颐更加信任,不仅向同事们夸赞周敦颐的贤能,而且还经学地向上级推荐周敦颐。

第二件事,收程颢、程颐为弟子。周敦颐为南安司理参军时,程珦于庆历六年(1046)春,以兴国县知县代理南安军(治所在今大余县)副职,也有的说是任南安通判。这程珦(1006—1090),原名温,字君玉。任官后改名珦,改字伯温。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程珦出任兴国知县。当时,他带着年仅13岁的程颢、12岁的程颐一起到兴国赴任。由于在兴国颇有政绩,从而代理南安军,成为周敦颐的上司。在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后,程珦知道周敦颐确实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于是同周敦颐结为兄弟,并要求周敦颐收自己的两个儿子程颢与程颐为弟子。从此,周敦颐在处理公务之外,又多了一件大事,即兼任对程颢与程颐的教学。

程珦和周敦颐都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们的选择,都是具有远见卓识之举。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正确选择,才有了程颢、程颐兄弟在学术界的横空出世,才有了周敦颐学术思想的发扬光大。对于程珦的独具慧眼,朱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濂溪在当时,人见其政事精绝,则以为宦业过人。见其有山林之志,则以为襟袖洒落,有仙风道气,无有知其学者。惟程太中独知之。这老子所见如此,宜其生两程子也。”

6、十年县令

庆历六年(1046)冬,周敦颐出任郴县县令。这是周敦颐步入官场后,第一次进入湖南

郴县是一个古老之县,始置于秦代,治所在今湖南郴州。当时郴县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过去流传一首民谣这样说:“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虐疾的俗称)。”周敦颐到郴县上任后,立即着手处理县里的政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郴县的社会治安状况有所改善。在此基础上,他决定把自己的工作重点,从审理官司转变到办学育人上来。为此,他把县里的开明绅士、富商大贾和文人学士请到县衙来座谈,请大家献计献策,取得了大家对举办学校的支持。于是,周敦颐与县教谕趁热打铁,马上选择地址,做好准备,抓紧开工。学校的地址选在鱼绛山东北的大土岗上。这年七月底,学校顺利完工。周敦颐带人验收,很是满意,并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修学记,》记述这次修学义举。同年八月,这所学校正式开学。

周敦颐任郴县县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感人至深的事,京师他为知州李初平讲学,并在李初平去世后“经纪其家”。李初平是武官出身,以战功升为知州。郴县是郴州首县,为州府所在地。县学在鱼绛山建成后,来学校读书的人很多。周敦颐在公务之余,也经常抽空来学校讲学。每当他来讲学时,郴县及其他县的文人学子都闻风而至,整个学校座无虚席。李初平也经常来听周敦颐讲学。为了不惊动别人,他就悄悄地坐在后面听讲。这时的周敦颐,其学术思想已经成熟,讲学深入浅出,头头是道。他那渊博的知识,高贵的气质和风趣的语言,深受大家欢迎。李初平在听了周敦颐几次讲学后,心里有了一个念头,就是想拜周敦颐为师,系统学习周敦颐的学术思想。当他向周敦颐提出这一要求时,周敦颐非常感动。但周敦颐明确地对李初平说:“公老无及矣!”另一方面,周敦颐也明确表示,“某请为公言之”,即可以为李初平做一些辅导与指导。为此,他同李初平共同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教学过程中,周敦颐与李初平之间,建立起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与友谊。双方已经没有了无形的上下级之间的墙,而只有相互之间的信任与支持。然而,毕竟李初平的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不太好,正当他想继续学下去的时候,疾病夺去了他的生命。李初平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去世时依然两袖清风,连办理丧事的钱都不够。他的儿子尚且年幼,他的夫人既悲痛又发愁。为此,李夫人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周敦颐来到州衙,将李初平的后事全部承担下来,并且还亲自护送李初平的灵柩回老家安葬。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此后,周敦颐“往来经纪其家,始终不懈。”正因为如此,周敦颐的道德情操得到了当时和后世的高度赞赏。诗人黄庭坚(1045-1105)在《濂溪诗并序》中说:“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皇佑二年(1050),周敦颐改任桂阳县令。桂阳县是一个四等县。而周敦颐原来任职的郴县是二等县,而且是郴州的首府。然而周敦颐并没有计较。在接到改任的通知书后,他就辞别同僚,前去桂阳县上任。这桂阳县,即今之湖南郴州汝城县,地处偏僻,经济更加落后。周敦颐到桂阳后,正值这里瘟疫大流行。他一方面立即组织人员遍访良医,寻找良方,制备良药。然后,将这些救命药物,迅速发到疫区患者手中,从而活人无数。另一方面,组织乡里做好疫区隔离工作,防止疫情的蔓延扩大。通过全县总动员,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在疫病防治工作告一段落后,他又深入穷乡僻壤访贫问苦,劝农兴学,洗冤泽物。同时,他还沿袭在郴县时的做法,在桂阳兴教办学,并经常为当地的文人士子讲学,以此来推进教化,转变社会风气。这样,经过几年治理,桂阳的社会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呈现出政治清明、百业兴旺、民风纯朴、文风鼎盛的局面。为了纪念这位有德县令,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这里的士绅在周敦颐当年讲学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祠庙,对他进行祭祀,终年香火不断。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又对这座祠庙进行扩建,并改名濂溪书院。扩建后的濂溪书院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全县文人士子十分向往的神圣之地。

由于周敦颐有郴、桂两县政绩显著,当道诸公交相推荐。在任桂阳县令的第三年,即皇佑五年(1053),周敦颐获得了一个大理寺丞的京官衔头。至和元年(1054),周敦颐由桂阳县令改知洪州南昌。由于南昌属一等县,又是洪州的首府,加上周敦颐又有了京官衔头,因此他出知南昌县,实际上也是一次提拔,最起码可以说是重用。出知南昌县,是周敦颐生平第二次踏进江西的土地。在知南昌期间,周敦颐结识了两位终生好友,一位是潘兴嗣,一位是任大中。潘兴嗣,字退之,新建(今江西新建)人,考取过进士,曾任德化县尉。为人生就一副傲骨。任大中,星子县(今江西星子县)人,也是进士出身,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一直隐居在家。这样两位愤世疾俗的人士,按理说是不愿意再入官场,也不愿同官场人物打交道的。然而事出意外,他们这次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主动来到南昌县衙,递上名刺(即现在的名片),求见周敦颐。为了表示诚意,周敦颐亲自到县衙大门外去迎接他们,二人非常感动。寒喧客套一番后,周敦颐把二人迎进客厅。通过交谈,周敦颐感到潘兴嗣与任大中都是博学多才,风流倜傥,不媚世俗的君子。潘兴嗣与任大中也感到周敦颐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官员与学者。就这样,他们心心相通,无话不谈,从此成为莫逆之交,亲密无间。

周敦颐知南昌期间,不仅以勤政爱民闻名于世,更重要的是他为政清廉,在县衙官员中和全县百姓中树立起崇高威望。一次,周敦颐病倒了,而且病情来势凶猛,一天内曾多次昏迷。潘兴嗣闻讯后,立即赶来看望周敦颐。见周敦颐病情非常严重,害怕他一病不起。于是与周敦颐的随从周通商量,一方面延医治病,一方面做好准备,以防不测。在寓所检查周敦颐的物品时,只有一只半旧的木箱子。打开一看,里面除了一些书籍和几件衣服外,存的钱只有几十文,即几十个铜板。一个当了七八年知县的人,竟然寒酸到如此地步,确实让人不敢想象。在场的县衙属员、周敦颐的好友,都不约而同地说道:“真是一个廉洁的官员!”这次偶发事件,充分展现了周敦颐人品官德的高尚。周敦颐在官员百姓与文人士子中享有崇高威望,就是因为他的廉洁与自律。后来,潘兴嗣将这次事件写入了周敦颐《墓志铭》。他这样写道:“在南昌时,得暴疾,更一日一夜始苏。视其家,服御之服,止一敝箧,钱不满百,人莫不叹服。此予之亲见也。”任大中也多次写诗,高度赞扬周敦颐为官清廉。

7、签判合州

嘉佑元年(1056)秋,亦即周敦颐任南昌知县的第三年,吏部以太子中舍签书的头衔,将周敦颐调任合州代理判官。判官属“幕职官”,即州守的幕僚,其全称是“签署判官厅公事”。在接到吏部任命通知后,周敦颐立即同新来的南昌知县办理移交手续,然后准备启程。他签署合州判官的消息也不迳而走。同僚们纷纷前来表示祝贺,同时送来各种礼品。周敦颐一面对大家的祝贺表示感谢,一面拒绝收受礼品。在大家的一再坚持下,周敦颐只好把送来的礼器先收下,然后贴上纸条,写明为谁所送,交由过去的心腹衙役保管,在他走后退还给大家。为了不惊动当地官员和百姓,周敦颐决定在天未亮之前就离开南昌。周敦颐到了江州(今江西九江),与庐陵人蒋概、洪崖人彭德纯包了一艘船,准备由水路沿长江西行前往合州。同年十一月初,周敦颐到达合州。十一月十日,周敦颐开始正式办公。是年底,周敦颐转殿中丞,赐五品服。

撰《彭推官诗序》。周敦颐在袁州卢溪镇代理市征局时,经常听人吟诵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彭推官之诗。过了不久,又听说洪州分宁县知县彭思永,上任不到一个月,而其才气已经传至几百里的范围。而这个新知县彭思永,就是吉州彭推官的儿子。过了十五年,彭思永官至太傅、刑部郎中直史馆,出任益州路转运史。这时,周敦颐也以太子中舍签书的头衔,署合州军事判官厅公事,简称合州判官。他赴任合州判官时,由水路逆长江而上。在渝州(今重庆)温泉寺,周敦颐发现崖壁上刻有彭推官的诗作,于是命人将诗作抄录下来。益州路与潼川府路相邻。周敦颐到合川上任后,随即将抄录的彭推官诗作送给益州路转运使彭思永。彭思永接到周敦颐送来的抄件后,非常高兴,回信表示衷心感谢,并说要将这些诗作刻石,请周敦颐写个短序。于是,周敦颐写了一篇《彭推官诗序》,命人将彭推官的诗与自己所作之序一并刻石,放置在温泉寺。

结识少年才俊傅耆。周敦颐本身是一名旷世奇才,而且又是一位爱才之人。他在合州判官任上,主动结识少年俊杰傅耆,充分显示出他的爱才之心。傅耆,字伯成,遂宁人,不在合州的范围之内。对于这样的少年人才,周敦颐本来是可以不管的。即使有心去管,也有手伸得太长的嫌疑。然而,周敦颐就是周敦颐,他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凡是他认准了的事,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做。他没有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与学术上的名望,主动给傅耆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鼓励他努力读书,并希望他有机会到合州来共同切磋学问。对于傅耆而言,像周敦颐这样的州官与著名学者,亲自给自己这样一个素不相识、名不见经传的小辈写信,实属天降之喜。在接到周敦颐的来信后,他反复拜读,非常感动。于是,他迅即给周敦颐复信。傅耆在信中充满感激与敬慕之情,并表示将前往合州求教。过了不久,傅耆告别父母,只身上路,来到合州拜谒周敦颐。周敦颐将傅耆在自己家中安置下来,以便切磋学问。傅耆对《四子》、《六经》中一些不懂或有疑点的地方,都一一提出来请教,周敦颐逐个进行解答。同时,还将自己学术思想中的一些主要观点,向傅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对此,傅耆越加佩服。就这样,傅耆在周敦颐的家中一住二十多天。这二十多天,除了切磋学问外,他们之间更是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而这种深厚友谊,紧紧伴随了他们的整个人生。在个人努力与周敦颐精心指导下,傅耆的学业进展很快。嘉佑六年(1061),傅耆进士及第。这时,周敦颐已经卸任合州判官,回京候任。得知傅耆考取进士的消息,周敦颐非常高兴。于是,周敦颐写下手谒,亲自前往祝贺。其手谒全文如下:“从表殿中丞、前合州从事周惇颐,专谒贺新恩先辈傅弟。三月十二日手谒。”然而,无论年龄、学问、资历,傅耆都在周敦颐之下。周敦颐之所以这样写手谒,无非就是为了尊重傅耆。傅耆见了周敦颐的手谒,急忙迎出门来,并行跪拜之礼,以谢周敦颐的教诲。

撰《养心亭说》。周敦颐在合州还收了一位弟子张宗范,并为张宗范写了一篇《养心亭记》。张宗范,合州城内人。其父进士,做过京官,因年老体弱,已经归养多年。归养以后,热心公益事业,非常受人尊敬,都尊称他为张大人。张大人早就听说周敦颐学问渊博,但无缘谋面。周敦颐任合州判官后,由于他是合州耆宿,曾去拜访过他。经交谈,他感到周敦颐果然名不虚传,是一位有大学问之人。为此,他请求周敦颐将自己的儿子张宗范收为弟子。周敦颐见他情真意切,又见张宗范很有风度,读书的基础也很好,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他要张宗范拜周敦颐为师。行过拜师礼后,周敦颐就将张宗范正式收为弟子,除了要张宗范参加听集体讲学外,每十天到张府去一次,专门为张宗范“开小灶”。张府是合州大户之一。周敦颐到张府辅导张宗范之余,也经常在张府内走一走看一看。张府中有一处小园林名“养园”,“养园”中有一座小亭,是去年才建成的。周敦颐称赞这座小亭子建得好。听到周敦颐的赞扬,张宗范趁机请周敦颐为亭子命名。于是,周敦颐就把这个亭子命名为“养心亭”写下了一篇传世名文《养心亭说》,这篇文章,一共只有139字。但是,这篇文章却提出了两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论点。其一,修养至圣的观点。此前,天纵至圣的观点普遍流行。圣人都是天生的,是上天派来教化众人的。周敦颐则颠覆了这一观点,认为圣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修养而成。不养心、不修养是成不了圣贤的。其二,寡欲至无欲的观点。周敦颐认为,修心养性的关键不能止于寡欲,而是最后要达到无欲的境界。这里所说的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欲望,而是指私心杂念、利欲熏心、损人利己等。寡欲以至于无欲,是指去掉那些非正常的欲望。后世诸多学者对周敦颐寡欲以至无欲的观点持批判态度,就是因为曲解了周敦颐的原意。而周敦颐的弟子程颢、程颐,将寡欲以至无欲的观点发展为“存天理、灭人欲”,使之走向反面。

合州续弦。周敦颐自从出任分宁县主薄后,一直没有带家眷。直到出任合州判官之际,才带原配夫人陆氏随署生活。陆氏来到合州的第二年,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寿。陆氏生周寿时,已经三十多岁,属于高龄产妇,产后身体一直比较虚弱。在生周寿后不到一年,陆氏竟一病不起,不幸逝世。嘉佑四年(1059)秋,亦即陆氏去世的第二年,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县)观察推官蒲宗孟慕名前来合州,专程拜访周敦颐。交谈之中,蒲宗孟得知周敦颐夫人去世经年,儿子尚在襁褓,生活、公务与学术研究都极为不便。于是决定将自己的妹妹给周敦颐做继室。嘉佑五年(1060)春,周敦颐与蒲氏成婚,组成了新的家庭。从此,周敦颐重新获得了家庭幸福,全心全意地投入公务与学术活动中。同时,蒲宗孟与周敦颐之间由朋友变为至亲,经常书信来往,相互切磋学问与唱和诗文。

嘉佑五年(1060)六月中旬,周敦颐收到吏部通知,“解除周敦颐署合州判官职务,回京师另候任用”。于是,周敦颐抓紧时间,办完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六月十九日,周敦颐离开合州,踏上回京师之路。他在合州工作近五年,在同僚与百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有着崇高的声望。在他离开后,合州的文人学子和官宦士绅为周敦颐立祠纪念。

8、通判虔州

嘉佑五年(1060)六月十九日,周敦颐离开合州,一路东行北上,于八月初到达汴京。他向吏部报到后,就回驿官休息待命。在京候任期间,周敦颐获得了国子监博士的头衔。翌年三月下旬,吏部任命周敦颐为虔州通判。周敦颐时年四十五岁。

卜居庐山莲花峰下。周敦颐接到吏部任命通知后,随即整理行李,告别亲友,带头蒲氏、寿儿、周通启程赴任。他们一路风尘仆仆,于五月初到达江州。这也是周敦颐一生中第三次进入江西。周敦颐的好友潘兴嗣,听说他赴任虔州通判,估计要经过江州,于是提前赶到江州等候。第二天一早,潘兴嗣就来到驿馆,与周敦颐见面。这江州的南部,就是闻名天下的风景区庐山。周敦颐见潘兴嗣来了,就要他陪着自己到处走走。在潘兴嗣陪同下,他们游览了五老峰、三叠泉等景点,当晚在牯岭住了下来。第二天,又畅游了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乌龙潭、香炉山。这天晚上,周敦颐一行住在东林寺。住持法号常聪,与周敦颐当年守丧时所居鹤林寺的住持寿涯相熟,有着渊博的佛学知识。当晚,周敦颐同常聪大师彻夜长谈。通过交谈,彼此都为对方的学识所折服,都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第三天早斋后,周敦颐一行辞别常聪大师,并朝着他指引的方向,一步一步走下山来。

当周敦颐一行下山后,来到一处芳草地。这里地势突见开阔。草地前面横着一条小溪,流水淙淙,清澈晶莹。溪边杨柳低垂,迎风飘荡。这时,周敦颐远观莲花峰,近观芳草地,感到这里山青水秀好风光,是一个可以安家落户之地。于是,他心中形成了一个想法,就在这里建几间房,买几亩田,作为自己安度晚年的地方。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潘兴嗣和周通支持。

从犯忌到挚友。虔州是宋代的一个大郡,首府在今江西赣州,下辖十县。这里的社会情况历来比较复杂,素称难治之地。而对于周敦颐来说,最难处理的是他同顶头上司、知州赵抃之间的关系。

赵抃(?-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今浙江衢州)人。景佑年间(1034-1038)进士。任殿中侍御史时,“弹劾不避权贵,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与包拯齐名,是有宋一代难得的好官。这赵抃对周敦颐早就有所了解,而且在他心中留下了负面印象。周敦颐任合州判官时,赵抃为梓州路(后来改为潼川府路)转运使。合州当时属梓州路管辖,周敦颐当然也是赵抃的下级。在对待人的问题上,赵抃有一个信条:“小人虽小过,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赵抃到合州视察时,有人诬告周敦颐不务正业,喜欢清谈,沽名钓誉。甚至还有人诬告周敦颐有违法受贿行为。赵抃本来想拿周敦颐开刀,由于告密的人拿不出具体证据,只好当面训斥几句了事。但是,赵抃从此对周敦颐有了负面印象,将周敦颐列入“小人”行列。

由于有过这么一段相遇,周敦颐已经领教过赵抃的厉害。在吏部任命周敦颐为虔州通判时,赵抃已经先于周敦颐出任虔州知州。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好友就劝他要求吏部另派地方,以避开赵抃。但是,周敦颐没有这样做,他毅然前往虔州。赵抃对周敦颐的到来,态度不冷不热。但是,周敦颐从赵抃的态度中明显地看出,他没有将自己作为“小人”来对待。对此,周敦颐既感到欣慰,又不明究竟。原来,赵抃赴任时路过南昌。一些好友来看望他,谈起前南昌知县周敦颐勤政爱民,清正廉洁,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到虔州以后,他又陆续听到周敦颐在洪州分宁县、袁州卢溪镇、郴州郴县、桂阳县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周敦颐任袁州司里参军时顶撞自己的顶头上司王逵,任郴县县令时为知州李初平讲学并承办其丧事等情况,对赵抃触动很大。这样,他对自己过去的判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后来,赵抃收到吏部任命周敦颐为虔州通判的通知,决定对周敦颐好好地考察一番,看看情况到底如何。这就是在周敦颐报到时,他没有对周敦颐“临之甚威”的原因。

周敦颐就是这样,能够处变不乱,也能够宠辱不惊。他没有因赵抃对自己的态度发生变化而沾沾自喜,仍然同在其他地方工作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办事果断干脆,与同僚融洽相处,很快在同僚和百姓中树立起良好声誉与形象。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赵抃终于确定周敦颐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也是一个可堪大用的人。自然而然,他也就把周敦颐列入了君子的行列。赵抃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既然周敦颐是君子,他就放下架子,整理衣冠,带着家人,亲自来到周敦颐寓所,拉着他的手说:“几失君矣,今日方知周茂叔也。”

不打不相识。从此以后,赵抃居然同周敦颐成了莫逆之交。他们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虔州的工作迅速出现了新的局面。同时,赵抃同周敦颐的私交也不断加深。工作之余,他们经常在一起游山玩水,诗词酬唱。然而,就在他们携手同建虔州时,赵抃被朝廷召回,充任侍御史知杂事。这让周敦颐在虔州失去了一位知己。从此以后,他们一个南留,一个北去,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的心却是息息相通的,一个观江南水阔,一个看北国风高,都在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发愤努力。特别是赵抃,心里一起舍不下周敦颐。他多次向朝廷推荐周敦颐,并在士大夫中宣传周敦颐的事迹。终其一生,赵抃都在关注和关心着周敦颐。

撰《爱莲说》。周敦颐在虔州还做了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事,就是写下了千古名篇《爱莲说》。嘉佑八年(1063)正月初七,周敦颐来到雩都县。当时正值春节期间。周敦颐邀雩都县令沈希颜及其客人王抟、正在雩都过春节的余杭县令钱拓,一起游风景名胜区罗岩。这次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是沈希颜。他们在罗崖饮酒赋诗,并题名刻石。沈希颜是周敦颐及其学术思想的铁杆“粉丝”,对周敦颐极其崇拜。为纪念这次聚会,沈希颜建濂溪阁于善山,并在山顶建高山仰止亭。同时,请周敦颐为濂溪阁撰文。同年五月,周敦颐写下《爱莲说》一文,寄送给沈希颜。沈希颜在收到周敦颐寄来的稿子后,与钱拓、王抟三人再次聚会,将周敦颐的《爱莲说》刻碑。《爱莲说》其文由沈希颜亲自书写,王抟篆额,钱拓上石。《爱莲说》是一篇文字清新、思想深刻的哲学小品。全文只有119字。但其主题深刻而博大,对人们为人、为官、追求思想价值的升华,有着多方面的启示。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历久不衰,乃至被译成英文,在世界流传。特别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官宦士子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虔州大火。周敦颐的知交赵抃离开虔州后,虔州知州出缺,周敦颐就以通判名义主持全州的政务。就在人们普遍认为周敦颐有望升迁的关键时刻,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治平元年(1064)冬,周敦颐下县巡查。虔州城里发生大火,烧毁民房千余间。发生这样重大的突发事件,作为主持虔州政务工作的长官,无论如何是要承担责任的。这样,不仅升职的希望化为泡影,而且还有可能受到革职或降级的处分。好在朝廷中有人了解他,特别是宰相韩琦与曾公亮极力为他辩护,因此免于革职处理,只是将他移调永州

9、永邵行迹

赴永州途中。永州地处湘南,与周敦颐的家乡道州相邻。自虔州至永州,本来有便利捷径可走,即从虔州直接过郴州,再到永州,一个月内即可到达。然而周敦颐没有选择近道,而是绕道上任。他于治平二年(1065)初离开虔州,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后,与朋友游庐山,在自己的濂溪书堂住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同年十二月间过武昌,直到第二年才到达永州。这样一个月左右的路程,周敦颐为什么走了将近一年?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调整心态。当时,周敦颐是一位有着良好声誉的官员,又是一位有着很高声望的学者,本来有望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此次虔州大火,虽然朝廷没有将他革职查办,只是移判永州,但毕竟对周敦颐打击很大,需要时间进行调整和适应。其二,不愿移判永州。这种不愿意,不是对朝廷将自己平职调动有意见,而是不愿意到永州去。永州与道州相邻,永州首府所在地零陵县与道州首府所在地营道县,相距只有一百多里。移判永州,对于周敦颐来说,也就多了一层心理负担,担心有可能遭到永州官民对自己的冷嘲热讽。然而移判永州已属朋友关照、朝廷恩宠,他不好也不愿主动提出改任其他地方。因此,尽量拖延上任的时间,以期朝廷将他改调其他地方任职。

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周敦颐的心情非常矛盾。在去不去永州赴任的问题上,他反复思考,犹豫不决。朝廷曾几次催促周敦颐赴永州上任,他都没有启程。朝廷虽然对此有些看法,但考虑到周敦颐的一贯表现,并没有对周敦颐严加责备以至撤职。这年十一月,朝廷祭天地于圜丘,周敦颐得到了一次京官名号的升迁,由虞部员外郎升为比部员外郎。这可以说是朝廷对周敦颐的特别恩宠,自己再拖下去就没有道理了。促使周敦颐最后下决心的,还是赵抃给周敦颐的来信。当时,赵抃正任成都知府。听说周敦颐因虔州失火对调永州,一方面对周敦颐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为周敦颐久久不去赴任而担心。于是,他给周敦颐寄来信和诗,寄托他对周敦颐的思念与鼓励,但更多的是催促周敦颐尽快去永州赴任。

在朝廷的催促和赵抃的鼓励下,周敦颐将濂溪书堂交付给人看管,终于重新走上了到永州赴任之路。他们乘船溯长江而上,于十二月下旬到达夏口(今武昌)。周敦颐同家人一起在夏口过年。直到过了元宵,周敦颐才继续上路,前往永州。

拒绝“乡关故旧”的求官之请。治平三年(1066)二月上旬,周敦颐到达永州。这里虽然没有 “沙头候吏瞻旗角,境上乡人待马蹄”的热烈场面,但尚书都官郎中知军州事陈藻章对周敦颐的到职非常高兴。他要周敦颐安顿好家眷,便接收移交,开署办公。

永州与道州相邻。周敦颐任永州通判的消息,早已传到故里。故里父老乡亲,都想前来看望周敦颐。最先到永州看望周敦颐的,是其同父异母兄长周砺之子仲章。闲谈中,仲章对周敦颐说,叔叔现在身为永州通判,家里一些堂兄堂弟都想请您高抬贵手,给他们一官半职。听到这里,周敦颐心想,这个口子决不能开。他严肃地表示,决不能这样做,并要仲章回去多做解释工作。仲章住了几天后,要返回营道。为了堵住乡亲的求官求职欲望,周敦颐除了送一些银两布匹给仲章外,还特地写了一首《任所寄乡关故旧》:“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他要仲章将这首诗带回去,让叔侄兄弟们传阅,以此来堵住乡关故旧的求官之请。诗中“官清赢得梦魂安”句,同《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句一样,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撰《拙赋》。周敦颐通判永州期间,还写了一篇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拙赋并序》: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赋之: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这篇赋只有40字,加上序25字,总共65字,可以称得上一篇超级短文。但这篇短文,却是体现周敦颐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具有辩证思维特点。周敦颐所奉行和向往的是“上下安顺,风清弊绝”的和谐景象。他写这篇短文的目的,就是要崇拙而去巧,颂拙而耻巧,形成一种风清气正的局面。由于这篇短文意义重大,后人为纪念周敦颐,在永州通判厅的后面建立“拙堂”,将《拙赋》刻于堂中石碑之上。

故里展墓。周敦颐到永州上任后,一直盘算着到故里去看一看,并写信告知二十六叔等人,自己将于“来春归乡,即遂拜侍”。翌年,即治平四年(1067),周敦颐不失前约,率夫人蒲氏、儿子寿与焘及周通,于三月一日起程回营道老家。周敦颐此次回营道故里,除了为父亲扫墓,探望叔伯兄弟及亲朋好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处理自己的家产,使父亲之墓今后有人长期看护。为此,他在动身回营道故里之前,就通过办理永州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将这些田产永久性地交给周兴,其条件就是代为祭扫祖坟。周敦颐回营道老家期间,在乡人进士蒋瓘、举人区有邻、欧阳丽、理椽陈赓及庠生何宗道的陪同下,游览了道州城南四里的含晖洞。周敦颐在洞内一块岩石上题写了“治平四年三月六日,周惇颐与乡人蒋瓘、区有邻、欧阳丽、陈赓、何宗道同游此岩”三十一字。

“往权邵守”。周敦颐在故里办完事以后,带着家人及自营道返永州。这时,周敦颐代理邵州知州的通知已经传到永州。为此,新任永州知州鞠拯带领州衙与零陵县令等人,到澹山(今零陵区富家桥镇)迎接周敦颐,并同游澹山岩。回到永州后,周敦颐按吏部通知,以永州通判身份“往权邵守”,即去邵州代理知州。

邵州全称邵州邵阳郡,治所在今湖南邵阳市。南宋宝庆元年(1225),改称宝庆府。周敦颐代知州时,邵州辖邵阳、武冈二县,崇宁时98861户、218160人。他在邵州任职时间不长,约为一年。任职期间,最值得赞誉是的迁建州学。

周敦颐历来重视教育。在他从政几十年来,每到一处,都把办学作为重要事项。他到邵州后,第一件事就是视察州学。当时,这州学在牙城中,房屋低矮,地面潮湿,垃圾成堆。州学的左边是监狱,犯人的脚镣手铐声、狱卒的责骂声,令人胆颤心惊。右边是仓库,堆积着粮食与杂物,到处乱七八糟。看到这种情况,周敦颐痛心疾首,下决心迁建州学。于是,他带领州衙的人实地考察,并认真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最后将州学选址在邵水东岸。这里邵水澄澈,逶迤南来,北合于资水,地势开阔,树林翳蓊,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是一处理想的办学之地。州学建成后,一边将原来的师生迁来,一边招收新生。次年正月初三,周敦颐率州衙官员、文人学士、开明绅士与民众代表,到新建的州学举行“释菜礼”。“释菜”又称“舍菜”,意思是不穿华丽衣服,仅以瓜果香茶等素食作祭品,祭祀至圣先师孔子。这是古代入学礼师的一种仪式。周敦颐又自撰《邵州新迁学释菜祝文》和《告颜子文》,以昭告先圣先师。

10、岭南岁月

吕公著力荐周敦颐。邵州历史上也是荆湖一带的难治之地。州学建成开学后,周敦颐尽管公务繁忙,仍然经常抽出时间到这里讲学。一天,周敦颐正在州衙批阅文件,忽闻钦差大臣宣周敦颐接旨,原来是宣布自己升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

周敦颐这次升迁,得力于赵抃与吕公著的推荐。当时,赵抃已由成都路府召回中书。吕公著,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县)人,是北宋初期宰相吕夷简之子,曾通判颖州。英宗时封为龙图公学士。神宗时,召为翰林学士。赵抃与吕公著关系密切,经常在他面前谈及周敦颐的为人、为官与为学,认为人才难得,可堪重用。因此,周敦颐在吕公著心目中留下了良好印象。鉴于周敦颐在永、邵二州的政绩,吏部拟升任周敦颐为郴州知州。但是,赵、吕二人觉得知州不足以尽用周敦颐之才,于是在神宗面前交向荐举。特别是吕公著,专门写了一道奏章保举周敦颐。其奏章全文如下:

臣伏见尚书驾部员外郎、通判永州军事周敦颐,操行清修,才术通敏,凡所

临莅,皆有治声。臣今保举,堪充刑狱钱谷繁难任使。如蒙朝廷擢用,后犯正入

已脏,臣甘当同罪。其人与臣不是亲戚,谨具状闻,伏候敕旨。

神宗接到吕公著的保举奏章后,改任周敦颐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

广东行迹。路在宋代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省。广南东路即后来的广东省。周敦颐在永州办完移交手续后,随即赴任广南东路判官。周敦颐向转运使报到后,安排好家属,便着手接收移交。他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全路的钱粮,办好转运漕输事宜,以备朝廷随时调用。过了春节,即神宗熙宁二年(1069)正月,人们都还沉浸在节日欢乐之中,周敦颐就下到各府州县了解情况,查看下面的存粮存款与账薄上的数字是否相符,仓库里的粮食是否保存完好、有无霉变情况。他与周通经常冒着风雨,行走在山间和海边的羊肠小道上。当时,一些海边与山区县,既无办公署衙,也没有提供食宿的驿馆,他们只得到老百姓家里借宿。这一年,他的踪迹遍及广南大地。

积极推行新法。就在周敦颐尽职尽责发行通判之职时,朝廷内部正在酝酿变法。新即位的神宗皇帝,感到“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改”,决心“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希望通过改革,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面貌。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起用曾经上过《万言书》、力主改革的王安石擢为参政知事,开始对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颁布《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次年,又拜王安石为宰相,主持改革,陆续公布免役、市易、方田、均税、保甲、保马等法。在这种新形势下,周敦颐认为新法切中时弊。于是,他下到府州县调查核实粮款时,大力宣传解释,积极推行新法。经吏部考核,周敦颐于熙宁三年(1070)转为虞部员外郎,提升为广南东路提点刑狱。

智斗“杜万石”。周敦颐领广南东路提点刑狱期间,所办的最为突出的事,就是禁止了官员垄断端溪砚石的开采,也就是处理所谓“杜万石”事件。端州,隋开皇九年(589)置。以境内端溪得名,治所在高要(今广东肇庆)。端州盛产优质砚石,由端州砚石制作而成的砚台称为端砚。端砚是有名的宝砚,与安徽的歙砚、甘肃的洮砚、山西的澄泥砚,号称中国四大名砚,而端砚居四大名砚之首。唐代诗人刘禹锡有“端州石砚人间重”的诗句。

由于端砚的珍贵,制作销售端砚就有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当地百姓伐石制砚,成为重要的谋生手段,世世代代都是以雕刻端砚来维持生活。然而,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生产管理制度,滥采乱挖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官员,利用职权,纠工滥采,与民争利。时任端州知州杜咨,垄断整个砚石开采,而不允许民间开采。开采出来的砚石,全部归杜咨所有。工匠制作端砚,只能高价从杜咨那里购买砚石。雕刻好的端砚,又只能以低价卖给杜咨。而杜咨则以高价售卖端砚。这样,杜咨就垄断了整个砚石的开采、砚台的制作与销售,人称“杜万石”。端砚制作销售的绝大部分利润,都落入了杜咨的个人腰包。依靠制作端砚的百姓,其生活来源受到挤压,有的甚至无法生活下去。因此,当地百姓对杜咨恨之入骨。

宋熙宁四年(1071),领提点刑狱事的周敦颐行部至端州。当地百姓将知州杜咨垄断端砚一事向周敦颐告状,要求彻查,还百姓公道与生路。周敦颐化装来到端溪调查,了解到砚民反映的情况完全属实。他感到,端砚石料的开采问题由来已久。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源头上抓起,在治本上下功夫。于是,他重新研墨展纸,详陈历任知州包括现任知州杜咨在内,无不索取和强占端砚的开采,逼得砚民叫苦连天。为杜绝这项弊端,请朝廷下令:地方官不仅不能参与端砚石的开采,而且自取不得超过二枚。朝廷收到周敦颐的奏章后,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立即批示下来。杜咨这才无可奈何地将端砚的开采权归还于民。砚民们听到这个消息,无不奔走相告。

11、终老江西

请调南康军。北宋时期,广南东路一带还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同时,这里的气候高温多雨,疾病多发,被称为瘴疠之乡。一般来说,内地人到这里,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这里的气候。周敦颐的情况也是这样。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官员。从熙宁四年(1071)正月初九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后,更加“尽心职事,务在矜恕,以洗冤释物为己任,虽荒涯绝岛瘴疠之乡,皆必缓视徐按,不惮劳瘁,故深罪者俱无憾。”然而,这一带的气候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就在竭尽全力工作之际,这一年的八月初一,周敦颐病倒了。开始发寒,四肢冰冷,接着高烧,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昏脑胀。经过几天治疗,病情才见好转。

病情稍好后,周敦颐准备继续办理公务。就在这时,润州丹徒县一位朋友给周敦颐来信,告诉他母亲的墓庐遭水浸袭。这个消息,对周敦颐震动很大。自己身体状况不好,不能适应广东的气候,更有母亲墓庐被水浸袭,促使周敦颐决心离开广东。于是,横下一条心,向朝廷请求调任南康军知军。朝廷收到周敦颐的请调奏章后,考虑到周敦颐的实际情况,加上当时南康知军出缺,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

南康军同周敦颐当年任职的南安军一样,为下州,北宋时属江南西路,南宋时属河南东路,是兼及庐山与鄱阳湖的名胜区。这里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西岸,离周敦颐在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书堂也不远。到了南康以后,周敦颐办理了接交手续,工作了很短一段同时间,就着手母亲迁坟事宜。他将母亲由润州(今江苏镇江)改葬德化县庐山清泉社三起山,十二月二十六日下葬筑坟。具体地点在今江西九江市庐山区莲花乡东城村周家湾。

完成改葬母亲这件大事,周敦颐顿感身心轻松。想到自己从政三十一年,现在已经是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不觉顿生退意。于是,他随即向朝廷写下了请求因病退休的奏章。紧接着,便向南京分司交还南康军知军的印信,回到南康等待朝廷的批复。周敦颐是因病请求退休的。朝廷见到周敦颐的辞呈,不便强留,只得照准。朝廷的批文,在熙宁五年(1072)正月底才到达南康。周敦颐收到批文后,办好各项移交手续,安顿好随从周通,就回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书堂,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隐居生活。

周敦颐归隐濂溪书堂后,过起了悠闲的田园生活。他为官三十一年,先后四次进入江西,在江西的时间占了四成之多。江西人对他的为人、为官、为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敦颐归隐后,人们听说他居于庐山之麓的莲花峰下,很多人都前来要求他传道授业。这也正合周敦颐的心意。于是,他与当地饱学之士共同担负起教学责任。除此以外,他仍然以大部分精力与时间研究学问,著书立说。或者与朋友往来,倘佯山水之间。有时,他也经常参加一些诸如种菜之类的体力劳动。他的这段最为得意的生活,在他《濂溪书堂诗》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圣哲其往。周敦颐归隐莲花峰下濂溪书堂,其目的是为了颐养天年。然而,老天爷却没有给他太多的机会。本来,他在广南东路提刑任上那场之后,一直没有全面康复。加上为母亲迁葬,到“南京分司”上交南康军的印信,搬家等,没有好好休息,身体每况愈下。归隐之后,虽然心情愉快,但因年已将老,又不太注意营养,还要传道授业,到熙宁六年(1073)五月底,周敦颐病倒了。同年六月初七,黑云压住庐山,笼罩大地,一代圣哲周敦颐起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享年五十七岁。

就在周敦颐去世当天中午,一位钦差快马跑来,在濂溪书堂门前下马,大喊快快接旨。蒲氏携二子跪地接旨,是朝廷要周敦颐即来京师候旨听用。钦差见蒲氏与二子孝服在身,问明原委,也深为震惊,只好回京复命。为什么周敦颐归隐之后,还有圣旨召用?原来是他的老上司、老朋友、时任成都知府赵抃,听说周敦颐提前归隐,感到殊为可惜,于是奏请再次起用。皇帝看了赵抃的奏章,立即照准。再次起用的圣旨虽然迟来一步,但钦差临堂,也算是好友赵抃与朝廷为周敦颐送上最后一程。

周敦颐去世后,蒲氏与儿子周寿、周焘遵照周敦颐生前的嘱咐,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将他的棺椁埋葬在他母亲仙居县郑太君的墓侧──江州德化县庐阜清泉社三起山。从此,母子二人相依相伴,长眠于苍松翠柏之间。同时,周寿、周焘请父亲生前好友潘兴嗣作《周敦颐墓志铭》,请舅父蒲宗孟作《周敦颐墓碣铭》。二人在铭中,实事求是地盛赞了周敦颐的人品、官德、学问与业绩,特别是保存了诸多真实史料,为后世研究周敦颐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后裔繁衍。成为湘赣浙一带庞大的周氏宗族,其中有着诸多名人,如明清时期的朝廷大臣周希圣、周崇傅,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著名文学家鲁迅(周树人)等。

周敦颐的长子周寿,字季老,一字元翁,第百一,生于合州,缙云县君陆氏所出。元丰五年(1082)黄裳榜登第,初仕吉州司户,改秀州知录,终司封郎中。曾与黄庭坚为同僚,彼此码友善。黄庭坚称周寿“纯粹动金石,清节不污,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言语文章,发明妙慧。生有六子,从官居吴中。其后裔繁衍于江浙与江西一带。

周敦颐的次子周焘,字通老,一字次元,第百二,生于虔州,德清县君蒲氏所出。初授司法。元佑三年(1088),李长宁榜登第,为贵池令,迁两浙转运使,知成都府,终朝议大夫徽猷阁待制,赠宣奉大夫。苏轼知杭州时,与周焘同官,亲如兄弟,唱酬诗甚多,著有《爱莲堂诗文集》。人称“茂叔有子,良不诬也”。周焘生有三子,居于道州。其后裔迁居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其中迁徙浙江的一支成为周恩来、鲁迅(周树人)的远祖。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