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吴中名人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xczb.jsfls.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4 在 2017-02-08 07:01:2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吴中名人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 文章中心 >> 德育之窗 >> 德育活动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吴中名人          【字体:
吴中名人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选摘    点击数:6254    更新时间:2006-4-27    

吴中名人

吴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闻中外的“兵圣”孙武、“塑圣”杨惠之、“草圣”张旭、“绣圣”沈寿、北京天安门和故宫的设计者蒯祥以及范仲淹、王鏊、范成大、陆龟蒙、冯梦龙、叶圣陶等文坛贤杰,为吴中的发展和吴文化的兴盛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阖闾(?-前496),又作阖庐,姓姬,名光,吴王诸樊之子,故又称“公子光 ”。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515年,因王位继承问题,公子光以庆贺吴王僚伐楚班师设宴招待。勇士专诸将剑藏在鱼腹中,趁上菜之机刺杀了吴王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故事,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史称“吴王阖闾”。
   
阖闾上台后即开始实施强国富民振兴计划。他广泛搜罗人才,任贤使能,召伍子胥为行人,以伯喜否为大夫,共谋国事。经伍子胥推荐,阖闾亲自召见军事家孙武,孙武献出了自己的军事著作兵法13篇。当时正是吴国振兴霸业之机,阖闾读了很感兴趣,拜孙为将军。他还命令伍子胥选择都城地址,建造国都“阖闾大城”。并在全国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鼓励政策,施恩行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吴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得到了增强。
   
阖闾九年(506),吴王阖闾率师会蔡、唐之师伐楚,五战五捷,大败楚军,进入楚国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翌年,越国君主允常率师进攻吴国,阖闾亲自出征,大败越军。阖闾十一年,吴师再次伐楚,迫使楚国迁都于鄀(今湖北宜城东南)。从此,吴国威振中华。阖闾十九年(496),吴王阎闾兴师伐越,两军在今嘉兴南交战,越大夫灵姑浮以戈击阖闾,斩落阖闾大趾。阖闾被迫还师,死于陉,后葬苏州虎丘山。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青丘子,长洲县人。元末明初诗人。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号称“北郭十友”。同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唐初四杰”。
   
元末群雄竞起,各霸一方,张士诚据吴称王。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礼贤下士,闻高启才名,多次派人邀请,延为上宾,招为幕僚。座上都是巨儒硕卿,而高启年仅16岁。他厌恶官场,23岁那年借故离开,携家归依岳父周仲达,居住吴淞江畔青丘(今甪直境内),号“青丘子”,以青丘人自居,曾作有《青丘子歌》。
洪武六年(1373),魏观奉命任苏州知府,将高启从青丘接到城里,住在夏侯里,往来密切。魏观到苏不久,在张士诚宫殿遗址修建知府衙门,并请高启写《郡治上梁文》,此事则被人告发,因高启文中描写建筑有“龙蟠虎踞”之句,犯朱元璋大忌,被处以腰斩极刑,年仅39岁。
   
高启“有文武才,无书不读,面尤邃于群史”。以诗著名,《四库全书提要》称他“诗天才高逸,实踞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禾农缛丽之习而返之于正,启实有力。”其诗集有《高太史大全集》,文集有《凫藻集》附《扣舷集》词。

徐小香(1832-1900),原名馨,字心一,号蝶仙,艺名小香,又号岫云主人。清末吴县人。昆曲、京剧表演艺术家。
   

徐小香从幼喜爱戏曲,尤爱小生戏,私淑昆曲名师曹眉仙,投“吟秀堂”,13岁登台即名噪一时。咸丰年间满师后,搭“四喜班”。不久,程长庚以重金聘他人“三庆班”,由于两人的合作使“三庆班”成为四大徽班之首。他戏路宽博,擅长昆曲小戏极多;又是京剧小生的创始人,文武兼擅,唱做到家,成为当时难得的小生全材,深得剧界内外好评。
   
徐小香善于博采众长,继承并发展前人的表演技艺,对京剧尤其是小生行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革除了原小生唱腔柔媚、近于女音的缺点,在小嗓中多用“刚音”,又融汇老生和青衣唱腔的旋律加以变化,创造了以刚为主的二簧调小生唱腔。念白,他用昆曲小生传统念法,发声吐字以吴语为主,略带徽音,而擅用刚音、炸音。做工方面,水袖、翎子、步法以及靠把工架都有独到之处。他刻苦勤奋,“每日头不去网,足不去靴,早起调嗓音,练武功罢,然后食。自操琴自唱者,必二三次”,仔细揣摩运气行腔之要领,品味唱腔的韵律。他深谙昆曲,所以对吐字发声特别讲究。为了把韵白念得更自然,平时与人讲话也都学科白音韵。因而他的小生唱念艺术,在京剧声腔史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徐小香擅长剧目极多,昆剧30多出,京剧20多出。他与程长庚合作演出《三国志》连台戏饰周瑜曾赢得“活周瑜”之誉。

 

伍子胥(?-前484),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
伍子胥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史书称他“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有“文治邦国,武定天下”之才。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 奢、兄伍尚被楚平王追杀,而避难逃奔吴国。后结识吴公子光,并策划刺死吴王僚,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阖闾任命他为“行人”,成为吴国重要谋臣。
   
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首先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亲自受命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今苏州古城的地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
   
吴王阖闾九年,吴王亲率伍子胥、孙武攻下楚国都城郢,于是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报得杀父之仇。伍子胥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
   
伍子胥对吴国事业忠心耿耿,吴王阉闾去世后,他扶助夫差即位,帮助夫差打败越国,他劝阻夫差与越讲和,并阻止夫差让勾践回国,谏劝夫差放弃攻打齐国而伐越。夫差听信伯喜否谗言,于公元前484年秋赐剑使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放鸱夷革中,漂浮江上。
   
吴地人十分怀念这位吴国忠臣,并命名胥江、胥口、胥山等地名以示永久纪念,立祠庙祭祀。胥口镇旧有胥王庙和伍子胥墓。

 

  蒯祥(1397-1481),字廷瑞,香山渔帆村人。明代初期建筑名家、北京宫城设计者。
   
蒯祥出身木匠世家,父亲蒯福就是名匠,明洪武年间曾参加南京明宫城的建筑营造。蒯祥从小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好学肯钻,能举一反三,有所创造,青年时便有“巧木匠”之称。
   
永乐十五年(1417),蒯祥和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优秀工匠被征召到北京,参加皇家宫城的营建。蒯祥接替父亲,担任“营缮所丞”(相当于现在的总设计师兼工程师),设计并直接指挥明宫城的营建工程。当时,蒯祥的建筑技艺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巧夺天工的程度,“永乐间,召建大内,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祥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康熙《苏州府志》)。他精于尺度计算,又擅长榫卯技巧,还能双手握笔同时在一根柱子上绘双龙,“画成合之,双龙如一”,技艺娴熟,出神人化。’
   
正统年间,蒯祥又受命营建乾清宫、坤宁宫和重建故宫三大殿工程。据记载,“自正统以来,凡百营造,祥无不予”;“正统中,重作三殿及文武诸司,效劳尤多”。天顺末年,十三陵之一的裕陵兴建,蒯祥又被任命为这座地下宫殿的总设计师。由于他技艺高超,连皇帝也常呼他“蒯鲁班”。景泰七年(1456)丙子秋七月,蒯祥从太仆寺少卿升为工部侍郎,但仍督工匠,时人称蒯祥墓为“匠官”。成化时,蒯祥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但仍“执技供奉”,俸禄食从一品,并参加了承天门(即天安门)的建造。成化十七年(1481)三月,蒯祥在北京病逝。皇帝闻讯后,派人致哀,赠蒯祥祖父、父亲为侍郎,荫封两子,一为锦衣千户,一为国子监生,并将蒯祥当年的居住处、营造业的工匠都聚集的那条巷命名为“蒯侍郎胡同”。

姚承祖(1866-1938),字汉亭,号补云,晚号养性居士,香山墅里村人。近代“香山帮”建筑大师,被誉为“江南耆匠”、“一代宗师”。
    
姚承祖出身木匠世家,祖父姚灿庭不仅建筑技艺高超,而且善于总结经验,曾著有《梓业遗书》。姚承祖11岁便随叔父姚开盛到苏州城开盛营造厂学木匠,不到20岁即在同行中崭露头角。他终年营建于苏州城乡,一生设计建造的厅堂馆所、亭台楼阁,寺院庙宇不下百幢,现存的有光福邓尉香雪海梅花亭、木渎灵岩山寺大雄宝殿、木渎严家花园、苏州怡园主体建筑藕香榭等,都堪称是“香山帮”杰作。他曾被邀请去苏州工专建筑工程系讲授建筑学,深受欢迎和赞扬。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根据祖藏秘笈和图册,以及自己在苏州工专的讲稿,整理成《营造法原》一书。此书集中了历代香山匠人的营造经验之精华,也是惟一记述江南地区代表性建筑做法的专著。
    
姚承祖是现代香山匠人中最早重视工匠教育的匠师,也是“香山帮”工匠中第一个走上高校讲台讲授建筑学的工匠。1912年,他积极倡导成立苏州鲁班协会,将工匠组织起来,互相研究切磋技艺,以提高工匠本领与整体素质,并担任协会会长。他深感绝大多数工匠由于不识字,没有文化,缺乏创新精神,妨碍建筑技艺的传播和事业的发展,在苏州玄妙观旁开办梓义小学,在家乡创办墅峰小学,免费招收建筑工匠子女人学读书。     

 

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后人尊为孙子、孙武子,生活 年代与孔子同时期。春秋末期乐安(今山东广饶、惠民一带)人,古代著名军事家。
孙武原为齐国田完后裔,祖上因战功而赏赐采食乐安,并赐姓孙。因避战乱而逃奔吴国,隐居于吴国西部山里,一边研著兵书,一边观察吴国政治动向。后遇从楚国奔吴的
伍子胥,两人志趣相投,渐成至友。
当时,吴王阖闾正图霸业,思贤如渴。于是,伍子胥向吴王连续七次推荐孙武其人,吴王阖闾终于同意召见,孙武以兵法13篇相见。吴王阖闾看了孙武的兵法十分高兴,令他小试兵法于宫女。吴王阖闾见孙武能用兵,于是正式拜他为将军。孙武帮助吴国操练军队,战斗力得到空前加强。司马迁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 诸侯, 孙子与有力焉”。
   
孙武所著《孙子兵法》13篇,全面总结了春秋时期各国战争经验,深刻揭示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成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瑰宝,公认为是古代最伟大的军事著作,被誉为“东方兵学圣典”,受到古今中外各界人士的推崇,世界不少国家都有译本,并广泛运用于军事、商业、体育等领域。国外盛赞:“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
   
孙武墓在今相城区元和镇陆墓境内。苏州太湖国家度假区蒋墩教场山,相传为当年孙武操练宫女和吴王拜将处,旧有二妃庙、二妃祠今穹窿茅蓬坞建有纪念性建筑“孙武苑”。 

 

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人称震泽先生。吴县洞庭东山陆巷村人。明代文学家、名臣。
     
王鏊从小聪颖异常,8岁能读经史,12岁能作诗。明成化十年(1474) 王鏊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解元”。翌年,会试又取得第一名“会元”。一时盛名天下。历任侍讲学士、少詹事。正德元年(1506)擢吏部右侍郎、累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次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王鏊一生为人正直,采用各种办法坚持与宦官势力作斗争。朝廷忠良尚宝卿崔睿等3人被刘瑾借故毒刑敲打几死,王鏊不顾个人安危,当刘瑾面斥责道:“士可杀,不可辱。”刘瑾千方百计杀逆己朝臣韩文、刘健、谢迁,因王鏊“前后力救得免”。刘瑾权倾内外,焦芳又一味奉迎,’气焰日益嚣张,王鏊于是愤然请求告老回乡。正德四年(1509),以武英殿大学士致仕。此后,朝廷大臣交相荐举,终不肯复出。
     
王鏊致仕回乡至逝世,家居共14年,“不治生产,惟看书著作为娱,旁无所好,兴致古澹,有悠然物外之趣”。他居官清廉,全无积蓄,被人称为“天下穷阁老”。他潜心学问,文章尔雅,议论精辟,使弘治、正德间文体为之一变。著有《震泽编》、《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姑苏志》等。逝世后,追封太傅,谥“文恪”。其故里陆巷有惠和堂及解元、会元、探花牌楼。墓在东山梁家山。

 

沈寿(1874-1921),原名云芝,字雪君,晚号天香阁主人,吴县木渎人。近代刺绣艺术家、刺绣艺术教育家。
     
沈寿7岁随姐姐沈立一起学刺绣,8岁即绣成《鹦鹉图》。11岁后,学习文化。12岁绣成《秋雨月上图》,惊动长辈。不久便以刺绣闻名乡里。光绪十九年(1893),与浙江举人余觉结婚。婚后尽心刺绣,绣品已超过上海松江“顾绣”,士大夫们争相购藏。光绪二十五年(1899),随丈夫迁居上海。二十九年(1903)起创造仿真针法。次年十月,慈禧太后70寿辰,余觉将她的《无量寿佛》、《八仙上寿图》绣品送到北京,由载振代呈。慈禧特书“福”、“寿”两字分赐余觉夫妇(余觉得‘‘福’’),因此改名沈寿。随即商部奏请设立女子绣上科,十一月,奉派前往日本考察美术绣。翌年初回国后,任工商部(次年改名农工商部)绣工科总教习。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 回到苏州创办福寿绣厂。
    
宣统元年(1909),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沈寿奉令担任审查官。会上,沈寿展出了《意大利皇后像》。随后参加意大利都朗博览会,荣获一等奖,被授予“世界至大荣誉最高之卓越奖状”,意国皇赠子金质钻石表。又以《英女王维多利亚像》参加世界万国博览会,获得优等奖。一时名扬中外,被誉为“针神”。1912年,在天津创办自立绣工传习所。•实业家张謇担忧沈寿技艺不能流传,于1914年特创办南通女红传习所,聘沈寿为所长兼教习。翌年2月,美国为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博览会。沈寿的《世界救主耶稣像》获博览会一等奖,声名远播,誉为“绣圣”。
    1917
年由其口述,张謇笔录,撰成《绣谱》5卷,开中国工艺专书之先。192010月南通绣织局落成,沈寿任局长。次年68日因病去世,年仅48岁。墓葬在南通黄泥山东南麓,碑上刻有张謇题写的“世界美术家吴县沈雪宦之墓”。其传世名作还有《牧羊图》、《观音像》、《美国女优倍克像》等。

 

朱买臣(?-前115),字翁子,西汉吴郡吴县人。汉武帝大臣、辞赋家。
     
朱买臣出身贫寒,不治产业,常与妻子上山打柴,靠卖薪度日。妻子因忍不住贫困而离开了他。而朱买臣没有因此动摇自己的信念和意志,相反更加发奋努力,学业不断进步。数年后,朱买臣经邑人严助推荐给汉武帝。在汉武帝面前,朱买臣讲解《春秋》和《楚辞》,凭着他渊博的知识和独到见解,将深奥内涵讲得浅显易懂。武帝对他的才学十分赏识,于是封他为中大夫。当时,东越王屡 次骚扰叛乱,朱买臣向朝廷陈述消灭东越的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同意,任命为会稽郡太守,一举击败东越王。朱买臣因功升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不久改任丞相长史。后因诬告张汤被杀。
   
朱买臣颇有文学才华,擅长辞赋,文章气势恢宏,词藻华丽,与司马相如、枚皋等友善,曾作有赋数篇。穹窿山茅蓬坞有大岩石,相传为朱买臣当年于此读书。善人桥旧有纪念他的藏书庙,藏书镇因此而得名。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号桃花庵主、六如居 士等,吴县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唐寅天资聪明颖异,好读书,数岁便能作文。16岁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童髫中科第一”。他“才雄气逸,花吐云飞,先辈名硕,折节相唐寅像下”。29岁赴南京参加乡试,荣获第一名“解元”。
     31
岁时,唐寅开始了一次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江等7省,历时10个月。37岁那年,他在苏州桃花坞建造桃花庵,开始读书卖画生涯。45岁时,因朱宸濠谋反一事受牵连,最后连卖画生涯也渐渐不能维持,晚年生活十分凄凉。嘉靖二年(1523),唐寅病逝,葬在苏州横塘王家村祖茔旁。
    
唐寅是位多才多艺的杰出的艺术家,以绘画成最高,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其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尤以山水人物见长。笔法秀润、缜密而又流丽,声名远播,人称“唐画”,为后世画家所视作宗法。主要作品有《李端端图》、《簪花仕女图》、《震泽烟树》、《江南农事》等。其书法上学魏晋,得益北海,形成具有丰润灵活,俊秀挺拔,藏筋抱骨的独特艺术风格。其书法成就可以与当时著名书法家祝允明、文徵明等比肩。其书法佳作《落花诗册》(30),现藏于苏州博物馆。唐寅还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个性鲜明,感慨怀才不遇,讽刺世俗时弊,具有相当高的成就,主要收录在《六如居士全集》。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别署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县人。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秀才,二十九年(1903)人昆明高等学堂。次年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军事,先后毕业于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回国,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武昌起义后,与蔡锷等发动新军响应,成立大汉军政府,任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继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后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护法”斗争等革命运动。    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李根源退出政坛,隐居吴中。“吴淞战事”起,与张仲仁等抚伤救民,收敛大批阵亡将士遗骸,葬于藏书五峰山与马岗山。1926年春夏时,游遍横山、尧峰、皋峰、穹窿、邓尉、天池、渔洋、支硎、天平、灵岩、阳山诸山,《吴县志》书影    摩崖题刻访古探幽,历时3月,撰成《吴郡西山访古记》一书。次年葬母亲阙氏于藏书小王山,建阙茔精舍,经营“松海”十景。1931年,担任《吴县志》总纂,并撰冢墓、金石卷。同时,担任吴中保墓会会长,还创办“善人桥农村改进会”、阙茔小学、成人学校,凿井筑路,绿化山岭,深为乡民称颂。1936年,为营救“七君子”而奔走。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与张仲仁等倡议组织老子军。不久离苏去内地。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病逝于北京,骨灰安葬于藏书小王山。今小王山辟有李根源纪念馆。

 

   顾雍(168-243),字元叹,吴郡吴县人。三国孙吴丞相、政治家。
   
顾氏是江南名门望族。顾雍从小聪明机灵,少年时曾从因避怨而隐居于吴的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 原名雍,字伯喈)学琴与书法。蔡邕对顾雍的才华十分赏识,认为将来必定有所成,于是将自己的名字相赠。顾雍像 弱冠之年,顾雍即由州郡官吏表举推荐,担任合肥长。后历任娄县、曲阿、上虞地方官,所到之处都有政绩。建安五年(200),孙权兼任会稽太守,以顾雍为郡丞,代理太守处理一切事务。后累迁大理奉常,兼领尚书令,封为阳遂乡侯。黄武四年(225),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替代孙邵(182-245)当上了丞相、平尚书事,直至逝世。
   
当上宰相后,顾雍时常访察民间疾苦,提出了不少适当而有效的办法,功绩不小,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不仗势凌人。他与孙权相处注意君臣礼节,对国家忠心耿耿,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同事和部下,则态度和蔼,十分谦虚。他办事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主意,考虑问题周到全面,处理问题稳妥,很讲究方式方法。在他的精心辅助下,吴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出现了全面兴盛和繁荣,人称他为“东吴名相”。
   
赤乌六年(243)十一月,顾雍病逝。孙权身穿素服亲临吊唁,赐谥号”肃侯”,墓葬在藏书小王山。

 

蔡羽(?-1541),字九逵, 自号林屋山人、左虚子等,吴县西山人。明代书法家、诗人。
   
蔡羽从小丧父,由母亲亲自教授读书。12岁能操笔作文,富有奇气。蔡羽主要活动于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与著名的“吴门才子”祝允明、文徵明等人先后享誉世间。其书法尤以正、行书见长,他写字“以秃笔取劲,姿尽骨全”。李日华说他“行狎书遒,美有逸韵”,以晋唐为楷模,王宠曾到西山从他学书3年,深受教诲。
   
蔡羽传世真迹甚少,所以更显珍贵。目前所知,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嘉靖二年(1523)书《保竹说卷》,南京博物院藏嘉靖十四年(1535)书《书说》,还有上海博物院藏行书扇面等。其中《书说》,既是一件珍贵的法书真迹,同时又是一篇论述古代书法的论文,主要论述“用笔”之道。他提出的“断”与“连”、“虚”与“实”、“疾”与“徐”、“奇”与“正”、“疏”与“密”、“华”与“秃”,在用笔时经常遇到的各种对立因素的处理原则,富有哲学的思辩。因此,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称《书说》“隐括历代论书,参互执中, 申以己见,议正而道赅,句古而字奇。与欧阳 ‘八法’、过庭《书谱》并为不朽。”
   
蔡羽文章学先秦两汉,诗似“诗鬼”李贺,他自己曾说:“吾诗求出魏晋上,今乃为李贺耶!”著有《林屋》、《南馆》二集传世。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秉臣,吴县人。现代作家、教育 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
    1912
年苏州公立中学毕业后,叶圣陶到甪直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并从事文学创作。后任《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中学生》等刊物编辑。“五四”运动前,参加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与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的文学观,发表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论文、小说、散文、新诗、童话等。还与刘延陵、朱自清等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诗刊《诗》,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1923年起,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任编辑。“四一二”事变后,主编《小说月报》,编辑发表了许多反映大革命时代的作品。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八”事变后,叶圣陶全力投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日战争 期间,举家内迁四川,先后在中学、大学任教,曾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1946年回到上海,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等职,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以及叶圣陶执教旧址人大、政协等国家领导机构的重要职务。
   
叶圣陶主张教育因材施教,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呼吁全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辛勤劳动,减轻学生负担,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他为人谦和,谨言慎行,任文学编辑时,曾热情扶持茅盾、巴金等作家。1988216日病逝于北京,骨灰归葬早年从事教育与文学创作的角直“五高”旧址,并辟叶圣陶纪念馆。

 

陆探微(?-约485),南朝宋代画家,吴郡吴县人。他与东晋顾桤之、南朝梁代张僧繇,被称为“六朝三大家”,加上唐代吴道子,合称“画家四祖”。
   
陆探微师法顾恺之,擅长人物肖像,以及佛教画,兼工蝉、雀、马等。明帝时任侍从,成为宫廷画家,多为帝王、权贵、功臣、宠姬等写照,有《宋孝武像》、《宋明帝像》、《孝武功臣竹林像》等,无不栩栩如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人称所画人物“极其妙绝”,“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凛凛若对神明”,当时推为最工。他画的《文殊降灵图》,共绘人物80个,飞天4个,“神采动人,真稀世之宝”。今天,我们虽然已无法看到陆探微的真迹,但是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造像以及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某些供像,仍然叮以看封他那种秀神情酌艺术形象。浙西甘露寺大殿后尚有陆探微画的菩萨。
   
其作画笔迹周密,号称“密体”,以区别于张僧繇、吴道子的“疏体”。他还吸取前人长处,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他绘画线条锐利挺拔、刚劲有力,被后人誉为“笔迹劲利,如锥刀焉”。他吸收王献之书法用笔法,使用一种连绵不断的线条,创造了一种“包前孕后、古今独立”的“一笔画”法,笔势连绵不断,整幅画一气呵成,令人赞不绝口。

 

许自昌(1578-1623),字玄祜,号霖寰,又号去缘居士、梅花主人,长洲甫里(今角直)。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许自昌从小读书就喜欢“渔猎传记、两汉、四唐之业,筑仓而藏之,饮食其中,不屑屑为以生言”。“未弱冠游雍,即驰隽声”;可是后来连续4次赴京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30岁时,父亲为他出钱捐了个官,选授文华殿中书舍人,故人称“许中翰”或“许秘书”。不久他便借养双亲为由告归家乡。回家后他一是筑梅花墅以娱亲,二是作诗写传奇,养戏子教唱戏。梅花墅在甫里姚家弄西,“地广百亩,潴水蓄鱼,榆柳纵横,花竹秀擢,辇石为岛,攒立水中”。内有得闲堂、杞菊斋等建筑景观30多处,“兹园名且胜,山水甲吴东”,当时被誉为仅次于杭州西湖、苏州虎丘的“江南第三名胜”。
   
许自昌能诗善文,又是当时著名传奇作家,家中蓄养戏班子,常邀请钟惺、文震孟、董其昌、陈子龙、陈继儒等一批文化名流、戏曲家来游玩,“宴客唱和,风流声伎,并甲吴中”。他的戏曲创作及其家乐在当时曾名闻江南。他曾为自己的家乐戏班创作了《水浒记》、《橘浦记》、《报主记》等传奇10多种,又改订了汪廷讷的《种玉记》、许三阶的《节侠记》等传奇。代表作是《水浒记》,其中《借茶》、《杀惜》、《活捉》等出是昆曲常演不衰的折子戏。
   
许自昌能文善诗,以文章著名当时。著有《秋水亭草》、《吐馀草》、《捧腹谈》、《樗斋诗草》、《樗斋漫录》等。他还是位藏书家、刻书家,曾“杀青搜尽世间书”,刻过李杜诗全集、《太平广记》等。后人说他:“以诗名于世,手校李杜全集、大历名家,诸刻不朽业。由是一门风雅,脍炙艺林。”

 

王淑贞(1899-1991),吴县东山人。医学专家、医学教育家。 1917年,王淑贞人苏州女医堂。次年,考取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波尔狄摩高等女子大学、芝加哥大学。1921年考取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1925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长期在上海从医从教,历任上海西门妇孺医院妇产科主任,兼上海女子医学院教授,1932年任该医学院首任中国籍院长。建国后,王淑贞历任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妇产科医院院长、妇产科研究所所长。1960年,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医学院校统一教材《妇产科学》,此后又主编了《现代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等书,多次获奖。王淑贞是我国妇产科学奠基人之一,与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齐名,有;南王北林”之誉。
   
王淑贞曾任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妇产科学副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首届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理事,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获中华医学会表彰奖,1985年获首届中国福利基金会妇幼儿童工作“樟树”奖。从医执教60余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1991112日于上海病逝。

顾野王(519-581),字希冯,吴郡吴县光福人。南朝梁、陈间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
    
顾野王出身吴地名门望族,聪明颖异,9岁曾写成《日赋》,文采可观,领军朱异见了大为惊奇。12岁随父去建安(今福建建瓯),撰成《建安地记》两篇。他博学宏才,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
   
梁大同四年(538),拜太学博士,不久升为中将军、临贺王府记室参军。太清时,曾参与平息“侯景之乱”。陈武帝时,曾任金威将军、安东监川王府记室参军、府谘议参军。陈宣帝太建年间,迁国子监博士、太子率更令。不久领大著作,掌国史,为知梁史事兼东宫通事舍,后以才学显著,迁为黄门侍郎、光禄卿。卒后赠秘书监、右卫将军。
  
顾野王工诗文,善书法、丹青,擅长人物,尤工草虫。宣城王陈项为扬州刺史,建官舍,请他绘《古贤像》于壁,又请琅琊王褒题赞,时人称为“二绝”。宋徽宗赵佶曾得其《草虫图》,称为精工之作,著录于《宣和画谱》。任梁太学博士时,奉命编撰字书,“总会众篇,校雠群篇”,搜罗考证汉魏齐梁以来古今年内文字形体、训诂的异同,编撰成“一家之制”的《玉篇》30卷,当时他年方25岁。此书为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后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顾野王一生著作丰富,内容涉及文学、文字学、方志、史学等多方面。
   
光福寺,相传曾是顾野王第宅。寺旁有“墨池”(又称“墨沼”),传说顾野王在此著书洗砚。寺边有祠堂以祭祀。其墓在石湖南下舟村,为市级文保单位。

 

吴有性(1587-1657),字又可,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吴有性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吴有性在该书中所列瘟疫病种有发颐、大头瘟、虾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疟疾、痢疾等急性传染病,他明确指出这些病都不是六淫之邪所致,而是四时不正之气所为。其症状与伤寒相似而实际迥异,古书从未分别,吴氏一一加以分辨论述阐明,并论著制方。其中著名的剂方有达原饮、三消饮等,示人以疏利分消之法。在治疗上,他提出了一整套祛邪达原理论,临床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还有他的“戾气”之说,首先肯定它是一种物质,“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从而否定了疫病之由是“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旧观点。他还指出戾气是多种多样的,有特适性的,更有偏中性的。在当时医疗条件下,吴有性能有如此科学见解,实属难能可贵。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戾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王大珩1915年生,吴县人,光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早年,王大珩随父亲在北京、青岛读完小学和初中,后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考取留英公费生,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获硕士学位。1941年转入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玻璃学家WES特纳教授指导下专攻光学玻璃,成为英国最早研究稀土光学玻璃的学者,曾获专利。他的V棱镜精密折射率测定技术,曾获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发明奖,并在英国制成商品仪器出售。20世纪50年代初回国,历任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主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王大珩是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权威和组织领导者。1955年首批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大珩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从20世纪60年代起,王大珩和他领导的光学机械研究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先后在红外线和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和空间侦察摄影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参与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19805月,我国首次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的激光、红外线、电视、电影经纬仪及船体变形测量系统等,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人段和跟踪、定位、标校、抗干扰等技术难题。1986年他与王淦昌等4名科学家拟定了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1985年获全国科学进步奖特等奖。
   
王大珩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兼空间科学及应用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

 

张旭(658-747),字伯高,一字季明,吴县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初任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故人称“张长史”。善诗。
   
张旭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陆柬之的外孙,自幼得其传,工书法,精通 楷书,最善草书。他把当时流行的“今草”书体,发展为笔法放纵、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书体,是书坛“狂草”的奠基人。自言“观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他那变化万千、奇状莫测的草书,达到了“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境地,被后人称为“草圣”。据史书记载,张旭嗜好饮酒,每当喝得酩酊大醉时,他便呼叫狂跑,然后挥毫下笔,其字逸势奇状,潇洒豪放,有时则用头发蘸墨写字,待到酒醒,观之如神来之笔,不可复得,被人称为“张颠”。他是当时长安城里的“八仙”之一,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赞道:“张旭三怀草圣书”。韩愈曾说:“旭善草收,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揭示了张旭用充满激情的书法语言抒写心头奔腾澎湃的情感。其传世作品有《古诗四帖》、《千文》、《郎官石柱记》等。其书法开启了中唐的浪漫主义写意书风,展示了唐代书法全盛时期风采,唐文宗李昂曾下诏,将李白的诗歌、裴曼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定为“三绝”。 

 

李玉(1591-1671),字玄玉,一作元玉,号苏门啸侣、-笠庵主人,吴县人。明末清初著名戏曲作家、清初“吴县派”(又称“苏州派”)戏曲作家领袖。
李玉出身低微,而才智聪明,早年曾为申时行家人。明亡后,绝意仕进,家居30余年,全心致力于戏曲创作。
   
李玉在明末剧坛就已经有一定影响,入清后尤负盛名。当时以李玉为核心聚集了一大批戏曲作家,其中有朱佐朝、毕魏、叶时章、张大复等,他们大多是比较接近下层百姓的知识分子,常常互相合作。因他们的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有很多共同之处,被现代学者称为“吴县派”(或称苏州派),李玉被公认为是这一群体的领袖人物。
  
李玉精通曲律之学,熟谙舞台规律,曲调清新流丽,文字优美,是明末清初创作数量最多、影响较大的戏曲作家之一。他的戏曲创作能从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中汲取题材,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斗争,并结合舞台实际进行写作。例如,《万民安》写的是万历二十九年(1601)葛成领导的染织工人暴动《清忠谱》反映的是天启六年(1626)苏州市民反对宦官魏忠贤的示威事件;《万里圆》(又名《万里缘》)写的则是苏州人黄向坚在清初战乱中赴滇寻亲的故事。其一生所著传奇约有40(一说60多种),现存《一捧雪》、《占花魁》、《清忠谱》、《麒麟阁》等18种。在明亡前的早期作品中,以《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和《占花魁》最为著名,合称“一笠庵四种曲”。他的许多作品在昆曲中一直演唱,后来的京剧和地方戏也常改编演出,有的至今仍百演不衰。
   
李玉又据徐于室、钮少雅《北九宫谱》,编订《北词广正谱》,被吴伟业称誉为“骚坛鼓起,堪与汉文、唐诗并传不朽”。

 

殷之文1919530日出生于角直镇,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
    
殷之文1938年秋,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翌年毕业,进云南大学矿冶系学习。1942年毕业后,赴四川綦江铁矿工作。不久应聘到云南大学任教。1946年秋,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6月,获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冶金系硕士;同年9月转入伊利诺大学,攻读陶瓷工程,19501月获陶瓷工程学硕士。同年5月,殷之文与妻子闵嗣桂放弃国外优越条件,与物理学家、核物理研究开拓者赵忠尧等一起冲破重重困难,毅然回国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9516月调入上海中国科学院,任冶金陶瓷研究所副研究员。1954年起,为配合西安高压电瓷厂建厂和其他电瓷老厂改进生产,从事高压电瓷研究并取得成功,1956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1957
年上海中科院冶金陶瓷所硅酸盐研究室成立,殷之文任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1959年,硅酸盐研究室从冶金研究所分出,成立硅酸盐研究所,殷之文任玻璃和功能陶瓷两个研究室主任。1960年研究出广播电台应用的高频绝缘陶瓷,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文革”中受冲击。1978年底任命为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83年改任中国科学院无机材料中试基地经理,从事无机材料特别是晶体材料(闪烁晶体)的研究开发,重点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合作的锗酸铋(BGO)晶体的开发生产,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了西欧核研究中心L3组委托的为制造电磁量能器所需的1.2万只无缺陷、大尺寸BGO晶体,在国际上获得很高声誉。
   
殷之文教授是我国无机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奠基人之一。他是硅酸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评审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物理系、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系兼职教授。长期从事高压陶瓷、高频绝缘瓷、铁电压电陶瓷的制备、性能、应用、推广和基础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誉。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1981年后又获得中国科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两项、技术进步奖一项。1986年被聘为美国宾州大学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硅酸盐学报》等多家学报编委、顾问委员会常任主任、国际机构代表。1993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惠之(生卒年不详),开元、天宝间吴县人。唐代雕塑家。据北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杨惠之最初与吴道子同学绘画,远师六朝名画家张僧繇笔法,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誉为“塑圣” ,与“画圣’’吴道子齐名。
   
杨惠之塑像,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与神情特点,合乎相术,故称古今绝技。相传,他曾在京兆府塑名优留杯亭像,像成之日,并加装染,放在大街上,面向墙壁,过路人看其背影就能辨认出是留杯亭其人,其神巧可见一斑。如今在寺庙中经常能看到的千手观音像,相传是由他创造的。据著录,他的作品有京兆府长乐乡北太华观玉皇大帝像、汴州安业寺(即大相国寺)净土寺院大殿内佛像和枝条千佛、东经藏院殿后三门两神像与维摩居士像、河南洛阳广爱寺三门500罗汉像、陕西临潼骊山福严寺塑壁、陕西凤翔东天柱寺维摩像、江苏昆山慧聚寺大殿佛像等,苏轼参观东天柱寺维摩像时,曾赋诗道:“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从诗中可见,杨惠之将维摩像塑成了一个外貌瘦削而有神、谈笑风生、旁若无人的形象。
   
杨惠之继承了“影塑”与“浮塑”的技巧,创制出了“塑壁”的新形式。塑壁,俗称“海山”,即在墙壁上塑出云水、岩岛、树石,以佛像等圆塑散置其间。杨惠之将当时的山水画与人物画结合运用于雕塑中,为丰富中华艺术宝库作出了贡献。从角直保圣寺罗汉像及“海山”,可以看到其风格。曾著有《塑诀》,久佚。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名喟。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能文善诗,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因‘‘抗粮哭庙”罪遭斩杀。
   
金圣叹善衡文评书,议论发前人所之未发,曾对《水浒》、《西厢记》进行批改,批语颇有独到见解,为后人推重。还节评《国语》、《国策》、《左传》等书。其评点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其文学理论及批评业绩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作出了特殊贡献。首先,他阐发了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创作不同于诗歌、散文写作的若干规律,他强调小说要“因文生事”,而又非任意杜撰,要遵循生活的逻辑;同时又提出了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观点和方法。其次,提供了一种以评价作品人物性格分析和性格塑造为核心的文学批评。第三,他还总结出了诸如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绵针泥刺法、弄引法、獭尾法等全新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方法。金圣叹有诗集《沉吟楼诗选》。墓葬在藏书五峰山下博士坞,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守武,吴县东山人。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守武为明代宰相王鏊的后裔,父亲王季同是数学家。生于1919年,194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1945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50年怀着对祖国一颗赤诚之心,谢绝高薪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曾为志愿军设计了敌机无法发现的特殊车灯和路标,为西藏市民设计太阳灶。1956年参加周恩来总理主持和领导的“全国个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讨论和制定工作。规划将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是年7月我国第一个半导体研究室成立,王守武被聘为研究室主任。次年,由他组织领导的数十名科技工作者设计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控制半导体锗材料的单晶 炉,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试制成功了第一根锗单晶体,同年11月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批锗晶体管。
    1958
年,他与弟弟王守觉等人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批锗高频合金扩散晶体管。是年他还研制成了我国第一根硅单晶体,并领导创建了我国最早的生产晶体管的工厂。1963年,他组建了激光器研究室,同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1978年,又接受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工作,并于次年研制成功了MOS1983年,出任大规模集成电路顾问组组长。1998年,以79岁高龄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名誉主任。
   
王守武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半导体学报》主编、美国《硅谷》杂志主编。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龟蒙(?-约881),字鲁望,号天随子,长洲县人,居甫里(今甪直 ),别号甫里先生、江湖散人等,晚唐文学家、诗人。陆龟蒙出身江南名望大族,后家道衰落。陆龟蒙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买地置宅退隐于甫里,一面赋诗撰文,一面从事农业生产。曾“有地数亩,有屋三十楹,有田奇十万步,有牛不减四十蹄,有耕夫百余指”。
陆龟蒙嗜茶,曾在宜兴顾渚山下,开辟茶园。他善诗,与著名诗人皮日休最友善,常互相唱和,同负盛名,时称“皮陆”。好藏书,家有藏书万卷,精于校雠。
   
陆龟蒙勤于著述,“虽幽忧疾痛,赀无十日计”,但著述“不少辍”。其诗多写闲适隐居生活,对当时社会黑暗、统治 者的腐朽作无情讽刺与揭露。诗作以写景咏物居多,风格清隽秀逸,时人给予很高评价,与温庭筠、李商隐相提并论。其散文成就尤高,多用比喻、寓言,借古讽今。有《甫里集》、《笠泽丛书》等诗文集传世。另有《耒耜经》一书,详细记载了犁、耙、铲等农具发明经过,以及制作、使用方法等经验,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文献。
   
在甪直古镇保圣寺旁有陆龟蒙墓,以及斗鸭池、清风亭等纪念性建筑。

 

王维德(1669-1749),字洪绪,又字林洪、澹然,号洞庭山人、定定子,人称林屋先生,清吴县西山人。医学家、方志学家。
   
王氏世代以外科闻名,维德自幼受家庭熏陶,且聪颖好学,凡星相、算命、卜筮之书无所不览。通晓内、外、妇、儿各科,尤擅长疡科。自恨生于孤岛僻壤,不能遍治通邑百姓之病,每听说某地有人枉死于病,常常痛惜不已。72岁时,他将祖传效方、验方,以及40余年治病之亲身经验,辑为《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4卷。该书与明南通陈实功的《外科正宗集》、清代嘉庆年间无锡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合成明清江苏中医 外科三大派,分别被称为“全生派”、“正宗派”、“心得派”。
   
王维德临床善辨阴阳虚实,反对不分寒温、不辨阴阳虚实,只知询所患部位属于何经,便循经投药的偏向。他辨症特别注重望诊和审察痈、疽形色和脓汁等情况,借以辨清气血之盛衰和毒邪之轻重,尤其是对阴症的鉴别与治疗,颇有独得之秘。他自创了多个治疗阴疽的名方,即温补气血、开腠逐毒的阳和汤,开腠理、散寒凝的阳和丸,温散寒凝、解毒生肌的阳和解凝膏和通关窍、活血解毒的犀黄丸等,至今仍被中医外科临床医生广泛运用。
   
王维德兼治《易经》,曾著有《卜筮正宗014卷、《永宁通书》。他喜欢地方历史文化,尤其是对地方志有研究,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编撰成《林屋民风》12卷,详细记载了洞庭西山的地理、历史、名胜、古迹、人物、物产、风俗,成为后人研究西山以及太湖历史的重要文献。

 

王守觉,原名王守平,1925年生,吴县东山人,王守武之弟。半导体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守觉早年在苏州彭氏小学、东吴大学附中、同济大学机电系读书。解放后,王守觉在上海电器厂工作,参与我国第一个铁路自动化装置研制工作。1953年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设计分局。1955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次年参加全国群英会,同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室。195710月至19583月,派往苏联学习考察。回国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支高频晶体管,解决了当时计算机急需的晶体问题。1963年研制成我国第一支硅平面管,次年获国家科委、计委联合评定的国家新产品一等奖。1964年研制的超小型平面管获国家发明奖。1970年,他研制成了我国第一批集成电路--具有130个与非门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逻辑电路,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委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一等奖。1974年成功地用自制的图形发生器自动制版技术制成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掩模板。1976年提出了多值与连续逻辑高速电路--多元逻辑电路,并试用于整机。1989年研制成多什与准模拟信息动态存储器。参与研究的DYL多元逻辑八位高速视频D/A转换器和一种电路新结构新原理多元逻辑,先后荣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研究领域由原半导体转向人工智能的研究,尤重视“仿声模式识别”研究,其研制的“人工神经网络”获200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1年度,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王守觉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半导体新器件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表《N型负阻三级管》、《关于晶体管最高振荡频率有关因素的测量分析》等论文20多篇。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
范仲淹少年孤贫,勤奋好学。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慨然有志于 天下,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仕后,有敢言之名。天圣间,任西溪盐税官,倡议修建捍海堰,御海潮,卫耕地,大批外逃百姓得以返回家乡安居乐业,人称“范公堤”。景佑元年(1034)任苏州知州,恰逢发水灾,大批农田被淹,他心急如焚,上书提出疏浚白茆江等五河,导太湖水入江海,又亲临现场,督修疏浚工程,终于解除水患,保障了农业生产。他创办府学,延请名师讲学,一时盛况空前,各地纷纷仿效,因此有“苏学天下第一”之誉。
   
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他改革边防,精练士卒,爱抚边民,西夏畏之如神,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西北局势转危为安。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明黜陟、择官长、均分田、厚桑农、修武备、减徭役等10项主张,由宋仁宗诏令天下,实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后因保守派反对,未能实施,且被罢相。后出任陕西、河东路宣抚使、皇佑四年(1052),电由青州(今山东益都、调往颖州(今安徽阜阳)途中,病死于徐州。其文章多阐述其政治主张,名篇如《岳阳楼记》;词多写塞上风光,雄浑轩昂。著有《范文正公集》、《丹阳编》、《易义》等。
   
苏州城内范庄前原是范仲淹的祖宅,南宋咸淳十年(1274)在范义庄旁建范文正公祠,门前原有高大的“先忧后乐”牌楼。其祖茔在木渎天平山,墓旁有祭祀他的“忠烈庙”,清乾隆帝赐名“高义园”,1989年新建“先忧后乐”坊。

 

徐坚(1712-1798),字孝先,号友竹、邓尉山人等,清吴县光福人。金石篆刻家、书画家、诗人。
   
徐坚自幼机警颖异,强记好学。吴县贡生。立志穷经,钻研学术。少时即有诗名,诗宗盛唐,规模宏大,无纤巧卑弱之句。
诗文集有《友竹诗钞》、《烟墨著录》等。工山水,笔墨苍厚,得黄公望、王原祁之神韵。善书法,尤精篆隶书。徐坚早年曾从舅舅黄孝锡(备成)学篆刻,但学有所自,遂习铁笔。曾客淮安豪绅程从龙(荔江)师意斋,得以窥所藏法书名画及古铜印章,肆力临摹秦汉宫私之印数千纽,力追秦汉,艺乃大进。沈德潜称他印章“心手相适,艺通乎神”。其《西京职官印录》流传至日本,篆刻家中井兼之见后题日:“印皆取法秦汉,颇为绝妙,后学宜此为模范。”他还并亲自为袁枚、张宗苍等人治私印多方。印谱除《西京职官印录》外,还有《东京职官印录》、《石语》、《友竹印稿》等。他的篆刻风格,后人称之为“茧园派”,影响当时整个印坛。能得其真传者,有学生许兆熊(光福人)、周孝坤和其孙子徐份、徐保等。

 

殷震(1926-2000),原名之士,角直人,殷之文五弟。动物病毒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
年中学毕业后,殷震考入南通医学院兽医系。19496月毕业后报名参军,在南京华东军区兽医学校任教。1953年,随学校并入长春兽医大学,研究领域由以马为主,发展到猪、羊、兔等经济类动物,主要从事动物病毒学和动物转基因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殷震主持建立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开展痘病毒活体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重要动物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等开拓性生物高技术研究。1987年,主持建立国家重点学科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因工程实验室。他曾将原先往卵子里转的基因改为往睾丸里转,开创世界先例,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他在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内实现不同属病毒基因细胞内重组,国际首创转基因兔的自体植入技术,先后取得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7项获省部级和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999年,他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殷震是我国动物病毒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全军基因工程专家组组长,解放军基因实验室主任先后兼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专家委员会顾问等职务;曾担任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课题、国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业部等研究项目10个。1979年以来先后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生37名。他创立的“培养高科技人才群立体式教学法”,获1989年全国教学成果军队一等奖。曾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1997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奖。
   
殷震编著、译著《十三种动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动物病毒学》、《动物病毒学基础》、《动物传染病诊断学》、《基因工程入门》等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2000718日在赴外地开会途中,因车祸不幸以身殉职。    

 

   范成大(1126-1193)气字致笼、号石湖居士,吴县人。南 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范成大从小聪明,12岁遍读经史,14岁能文善词。父母亲早逝,由父亲同榜进士、昆山王葆带到昆山读书。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徽州司户参军、圣政所检讨官等。曾出任处州、静江、成都府知府等地方官,所到之处都能注意兴水利、恤贫民、除弊病、建良法,因此所至颇有政声。
   
乾道六年(1170),范成大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醴泉观使身份,充奉使金国祈请国信使,前去请求宋室祖宗河南陵寝故地及更改受书礼。他却被拘客馆。最后,终不唇使命,全节而归,受到朝野称颂。回国后,历任敷文阁待制、礼部尚书等。晚年隐居苏州石湖,赋诗著述。今石湖上方山麓有范成大祠,1963年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范成大博闻强记,陆游曾说他在朝“以洽闻强见擅名一时,天子有所顾问,近臣皆推公对,莫敢先者。”他以诗文著名当时,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诗风格清新朴素,富有生活气息和江南田园情趣。其著述丰富,主要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郡志》、《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书法兼楷、行、草之妙,人争藏之。 

 

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号景亭,吴县人。清后期政论家。他于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人,为江苏巡抚林则徐所赏识,遂拜林氏为 师,助其校书。道光二十年(1840)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广西乡试正考官。
   
冯桂芬注重研究西学,对清廷的腐朽统治也很不满,多次上书建议改革。认为要使国家富裕,必须发展农业;主张在东南一带减赋、均赋,改革漕运并撰写《校分萨抗议》。其思想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同时又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同治三年(1864),协助李鸿章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招收14岁以下儿童入学,研读外国语言及自然科学,以“求博通西学之才”。他的所作所为,深得李鸿章赞许,特上书奏请褒奖。
  
冯桂芬关心乡里,目睹赋税繁重,于同治元年(1862)力请李鸿章具疏人告,最后朝廷同意苏州、松江、太仓三州府减税三分之一,常州、镇江府减税十分之一。晚年移居木渎后,在家开修志局,纂修成《苏州府志》153卷。曾先后主讲金陵惜阴、上海敬业、苏州紫阳和正谊等书院20年之久。冯桂芬卒于木渎寓所,葬在天池山北竹坞鸡窠岭。木渎辟有“榜眼府第”。

 

朱碧山(生卒年不详),名华玉,以字行,约生于大德初年。浙江嘉兴魏塘人,其生活、活动一直在木渎镇,故或称苏州木渎人。元代银器铸造名家。
   
朱碧山生平事迹的历史记载甚少。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载“银工之精于手艺,表表者有声者,有朱碧山、谢君余、谢君和。”谢氏兄弟均吴县人,与朱碧山为好友。《香祖笔记》载:“元人所制银槎最奇古,腹有文,日至正壬寅,吴门朱华玉甫制。华玉号碧山。”《吴县志》载:“朱碧山,木渎银工,制蟹杯,甚奇。”他一生名作很多,所制酒器最为精妙,如虾杯、蟹杯、灵芝杯、槎形杯等,当时达官名流都以能得到他的作品为荣。元天历年间曾为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鉴赏家柯九思制作灵芝形酒杯,精奇格致。而最有名的作品是槎杯。他曾为诗人虞集和揭奚斯铸造过银槎杯,作为酬酢的酒器。诗人朱彝尊对朱碧山的银槎更是赞赏不绝,作有长诗《银槎歌》。
   
朱碧山还铸造过银质昭君出塞像、达摩像、鼠啮田瓜觥、金壶等,无不构思巧妙,造型奇特,式样各不相同。

 

王韬(1828-1897),初名利宾,字兰卿,人县学后改名瀚,字懒今,后更名韬,字仲潜,一字子潜、紫诠, 自号天南遁叟、弢园老民等,甪直人 。近代思想家、政论家、报人、文学家。
   
王韬少承庭训,遍读群经,旁涉诸史杂说。18岁以第一名人县学。19岁乡试落第后,即放弃科举仕进之途。22岁进英国教会办的上海墨海书馆任编辑,开始接触西方舆图、天文、地理、格致之学,以及西方先进的思想。
   
因逃避清政府“通贼”通缉至香港英华书院。王韬为英传教士、汉学家理雅各翻译《尚书》、《诗经》等中国古代典籍。同治六年(1867)冬,王韬应邀到英国翻译中国经书,并游历英、法、俄等国,使他大开眼界,深感中国的落后与差距。同治十三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亲自撰写文章,评论时政,提出“富强即治国之本”,率先喊出“振兴中国”的口号。
   
光绪十年(1884),王韬结束流亡, 回到上海,继续从事新闻事业,成为《申报》的撰稿人、编纂主任。后又应英国汉学家傅兰雅、伟烈亚力的邀请,出任上海格致书院掌院、山长,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事业。还创立弢园书局,从事出版活动。光绪十九年(1893),经陆皓东介绍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相识,对孙中山的变法主张大加赞赏,并为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润色。
   
王韬一生著作约40多种,内容涉及经学、史地、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学、科技诸多方面,有《春秋左氏传集释》、《普法战纪》、《漫游随录》、《淞隐漫录》、《弢园文录》、《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

文章录入:yaoqf    责任编辑:czbadm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 泸定桥

  • 长征路线

  • 长征精神

  • 关于长征的有关资料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