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漫谈安阳地名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aynews.net.cn/aybk/2015-05/08/cms204374article.shtml 在 2017-09-26 01:41:2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漫谈安阳地名 - 安阳新闻网 top

漫谈安阳地名

作者:孙国文   发布时间:2015-05-08 08:58   来源:安阳网


开栏的话:

从出现人类文明至今,在安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先后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地名。透过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古今地名,我们看到了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创造历史的进程,了解了当时的人情风物。这些不同时代的地名,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蕴含着哪些深意?您对我市留传下来的复姓地名、邮传地名有多少了解?昔日神勇无双的西楚霸王和楚旺镇有着怎样的联系?三台村、桑园村等地的地名又有什么来历?即日起,本报在《记忆》版开办《漫谈安阳地名》栏目,让百姓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地名,熟悉安阳历史,热爱安阳文化,为把为把安阳建设成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而努力奋斗!

 

 

漫谈安阳地名1--与邺有关的地名

 

与邺有关的地名(1)

在安阳历史上的地名和行政区划中,邺城、邺县、邺郡经常出现。去年,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曹操高陵的确认和发掘,更需要弄清这三个“邺”与我们安阳的关系。

邺城

邺城,史书上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小白即位,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在中原确立了霸主地位。齐桓公对小国诸侯“钧之以爱,致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

公元前660年,卫国为狄人所灭。卫国人东渡黄河,在宋国帮助下复国。公元前658年,齐桓公率诸侯为卫文公筑楚丘城(在今滑县境)。之后,又为卫国筑五鹿、中牟、邺三城。其中邺城在漳水之滨,即今安阳市东北二十公里临漳县,属三台村一带。

公元前632年,晋国向倾向于楚的曹、卫二国进攻,占领了曹、卫的一些地方,包括邺城,并一直保持了近200年。直到公元前439年,又把邺城封给了魏文侯。魏文侯得邺后,把它作为太行山以东的军事重镇和别都,《太平寰宇记》引《史记》曰:“魏文侯出征,以西门豹守邺,即为魏都也。”

邺城在魏国的边鄙地区,距赵国都城邯郸不远,赵国时刻想夺取邺城。公元前369年,赵、韩联合攻魏,夺取了邺城。但赵国只占了19年,公元前350年,又被魏国夺回。

战国末期,秦国大举进攻魏国,魏国大败,邺城成了魏国北方的一座孤城。公元前239年,魏国干脆把邺城让给了赵国。但赵国只得邺城三年,最终被秦国攻占。

汉魏南北朝时期,邺城走上了它的鼎盛阶段,曾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朝代的国都,共计126年。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邺城)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千年名都变为一片废墟,相州、魏郡和邺县及部分居民一并南迁二十公里至安阳城。从此安阳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邺县、魏郡、相州长期治邺城,在人们的心目中便形成了一种习惯认识,认为它们的治所就叫邺城,又因古邺城已不复存在,特别是邺县移治安阳后,安阳城自然就成了新的邺城。

隋唐以后的邺、邺城、邺下、邺中都是指的安阳城,如李白《邺中赠王大》中的“邺中”及杜甫《石壕吏》诗中“三男邺城戍”等。 (许作民)

 

与邺有关的地名(2)

邺县

邺县在史书中最早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当时,郡的最高长官称“守”,大县的最高长官称“令”,小县的最高长官称“长”。邺地是大县,故称“令”,如《战国策•魏一》中,“西门豹为邺令,而辞乎魏文侯……”这一时期的邺县很大,治所在邺城。

汉魏南北朝时期都设置有邺县,而且治所一直在邺城。两汉三国时期的邺县含今河北省临漳县和安阳县北半部。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时,邺县曾扩大至今河北省磁县。北魏中期,邺县又扩大到今林州市。东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把邺县东半部和内黄、斥丘、肥乡设置为临漳县,治所在邺城(北周治所东迁);把荡阴、安阳划入邺县。这时的邺城两县都很大。北齐的设置与前朝相同,《北齐书•路去病传》曾有“邺、临漳、成安三县同治邺城”的记载。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相州总管尉迟迥讨伐杨坚失败,邺城被焚,相州、魏郡和邺县一并南迁至安阳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又迁回故邺城,在安阳重新设置安阳县。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在故邺城西边建造邺县小城,但这座小城远不及安阳称邺的名气大。此后,这个邺县小城与临漳县(治所在故邺城东)、安阳县一直并存,直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天章阁待制曾孝宽察访河北,上奏撤销邺县并降级为镇,把邺县西部并入安阳县,东部并入临漳县。至此,在历史上存在了1500年的邺县消失了。

194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对盘踞在豫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反动武装发动了豫北战役,一举歼灭了横行在安阳县、内黄县、魏县、临漳县的几股土匪势力,国民党军队逃进了安阳城。在这种形势下,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边区政府决定在新解放的地区设县。考虑到安阳一带本称邺,是古邺地,遂在平汉铁路以东、漳河之南设立邺县。同年5月,邺县在辛店集正式成立。当时的邺县辖辛店、崔家桥、白璧、郭村等七个区,全县500余个自然村,约28万人。1949年5月6日,安阳解放,邺县政府就驻到了中崇义。1953年,邺县政府东迁至白璧镇。1954年9月,邺县与安阳县合并为新的安阳县。

邺郡

邺郡在隋末时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资治通鉴》曾记载,隋末唐初,汲郡人王德仁拥众数万,四处抢掠。公元618年,他投靠唐王李渊,同年5月,成为邺郡太守,这是安阳称邺郡之始。后来,唐政府把郡改为州,邺郡改称相州,治所在安阳,增强了安阳称邺的力度。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至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把相州改为邺郡。安阳城(相州城)称做邺郡城或直接叫做邺城,如《大唐故邺郡王君墓志铭》中提到“葬于邺郡城西……”

宋代每个州府都有一个赐名,相州又称邺郡,相州是正名,邺郡是赐名,以备封爵。《宋史•地理志》中就有相州、邺郡、彰德军节度等称谓。

宋以后,安阳的正名无邺和邺郡之称,也没有了赐名,但邺、邺城、邺郡已成了安阳城或彰德府的别名、雅称,这是一种习惯上的称谓。

 

 

漫谈安阳地名2--相州

 

相州

提起相州,安阳人很熟悉。在安阳,有很多商品以相州冠名。相州是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名称,因其治所在安阳城,又成了安阳的一个别名。尤其是唐宋时期,相州名扬天下。

北魏之前,安阳一带本是后燕冀州魏郡的属地,魏郡治邺城。据《资治通鉴•晋纪》和《魏书•太祖纪》记载,公元398年,后燕范阳王慕容德弃邺城而逃,率领四万户南迁至滑台(今滑县),北魏卫王拓跋仪占据邺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南巡时到达邺城,设置了邺行台。天兴四年(公元401年),北魏政府撤销邺行台,把所辖的六郡设置为相州,命瘐岳为刺史,相州之名由此开始。新建立的相州治邺城,下辖魏郡、阳平、广平、汲郡、顿丘、清河六郡。  

相州本是曹魏、冉魏和前燕的国都所辖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都很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北魏时,均是由朝廷重臣和皇帝亲信驻守。明元帝拓跋嗣和孝文帝元宏时还曾有过迁都邺城的提议。

公元534年,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定都于邺城,因相州的治所已经变为国都,就把相州改为司州,辖12郡65县,作为京畿。公元550年,高洋建北齐,仍然设置司州。公元577年,北周攻破邺城,重新把司州改为相州,并在邺城设置宫及六府,作为别都,后来又把六府移到洛阳,在邺城设相州总管府,相州的范围大大缩小。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杨坚辅政,下令让相州总管尉迟迥进京,由韦孝宽代替尉迟迥做相州总管。尉迟迥知道有诈,不肯接受命令,于是自称大总管,兴兵讨杨,下辖的相、卫、黎等各州纷纷响应。韦孝宽与尉迟迥大战,从沁水一直打到邺城城下,尉迟迥兵败自杀,韦孝宽火烧邺城,千年名都化为废墟。然后,韦孝宽让相州、魏郡、邺县及邺城的居民迁至安阳城,这就是相州移治于安阳之始。杨坚又在相州分设屯州和魏州,相州境域面积大大缩小。  

自北周以后,各朝的相州治所均在安阳城。隋唐时期,州、郡交替置废,但其辖地大致相同。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全国废郡级行政区划,只留州、县两级。安阳废除魏郡,只留相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全国又变州为郡,遂改相州为魏郡。唐初,又把魏郡改为相州,设置总管府,隶属河北道,下辖安阳、邺、相等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至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政府曾把相州改为邺郡,之后又把邺郡改为相州。安庆绪占据邺郡时,曾改邺郡为安成府。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把安阳作为相州的治所。北宋时的设置与前朝相同,相州属河北西路,同时又称邺郡(以备封爵),《宋史•地理志》中曾“相州邺郡”二名连用。

金初,相州的行政区划设置和北宋相同,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相州被升为彰德府。从此,相州就被彰德府代替了。相州虽然不存在了,但后世仍有人习惯性地称安阳为相州。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3--彰德府的由来

 

彰德府的由来

彰德与邺、相州等名字一样,是安阳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如今,安阳市还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干道被命名为彰德路。彰德一名起源于唐代的昭义军,形成于五代时期的后晋。

从昭义军到彰德军

唐代常常把兵士戍守的大范围边疆地区叫做“军”,戍守的小范围边疆地区叫做“守捉”或“镇”。安史之乱后,内地各州也纷纷效仿边疆设置军和镇,戍守要地。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薛嵩成为相州刺史,兼相州、卫州等六州节度使,总揽六州军事。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薛嵩被封为高平郡王,他的军队被称为昭义军,昭义军最初戍守相州城。大历十年(公元775),昭义军转戍磁州。从此,相州与昭义军脱离。

五代后梁初,相州隶属天雄军节度使管理。据《旧五代史•末帝纪》记载,后梁末帝贞明元年(公元915年),在相州城设置昭德军,任命宣徽使张筠为节度使,辖相、卫、澶三州。后梁末期,张筠放弃相州,昭德军遂撤销。后唐灭掉后梁之后,相州又重归天雄军节度使。《资治通鉴•后晋纪》记载,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在相州城设置彰德军节度使,把澶、卫两州作为属郡,彰德一名开始出现。后汉、后周和前朝的设置一样。北宋依照旧制也在相州设置彰德军,隶属河北西路。

 

从彰德军到彰德府

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相州被金攻陷。公元1129年,金政府在相州设置彰德军。《金史•地理志》记载,公元1192年,金政府把相州升为府,用军名给它命名,取名彰德府,隶属河北西路,下辖安阳、汤阴、临漳三县和林州。这就是彰德府产生的经过。

金贞佑元年(公元1213年),彰德府城被蒙古攻陷。元朝时把彰德府改为彰德路,隶属中书省,下辖安阳、临漳、汤阴、辅岩等县。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元政府撤销辅岩县,把它划入安阳县。明代彰德府隶属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下辖安阳、汤阴、临漳等县和磁州。清代彰德府隶属于河南省,最初辖区同明朝一样。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把直隶省大名府所辖的内黄县划入彰德府。清末,彰德府共辖安阳、汤阴、临漳、武安等七县。

民国成立后,撤销安阳县,把其辖区划归彰德府。1913年,撤销彰德府,暂时把府直辖地改为彰德县。不久,正式定名为安阳县,隶属河南省河北道。1937年11月4日,安阳城被日军侵占,日伪政权把安阳县改称为彰德县,直至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9月以后,彰德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就不复存在了,但提起彰德府,现在我市和武安市、涉县的许多老人仍然觉得很亲切。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4--魏郡考述

 

魏郡考述

现在豫北、冀南漳河两岸地区不仅有过称为相、殷、邺的历史,还曾被称为魏,这里曾是魏郡,建立过魏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起源于此,北宋名相韩琦被封为魏国公也源于此。安阳一带称魏始于何时,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水经注•浊漳水》曾记载:“魏文侯七年始封此地,故曰魏也。”魏文侯名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魏国原本是春秋前期的一个诸侯国,于公元前661年被晋国所灭,晋国国君封晋卿毕万为魏大夫,传到裔孙毕斯时为魏文侯。魏文侯是封邺还是得邺史书上有不同的说法,但记载邺地改称为魏的时间却是一致的。

邺地在秦代本属邯郸郡。西汉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汉高祖把邯郸郡南部和东郡西部边境的县划归邺城,在此建立魏郡,隶属冀州。《水经注》、《后汉书》等史料中均有设置魏郡的记载,如《汉书•地理志》就有“魏郡,高帝置,莽曰魏城,属冀州”。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魏郡作为曹操的根据地,境域不断扩大。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建立魏国。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晋爵为王,魏郡的地位更加重要。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魏王。不久,曹丕废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曾有“以魏郡东部为阳平郡,西部为广平郡”的记载。这时的魏郡已分为三个郡,魏郡是邺都的首郡。

西晋时仍设魏郡,隶属司州。东晋十六国时,邺地先后隶属于前赵、后赵、冉魏、前燕等国。那时各国都依照旧制设置魏郡。后赵、冉魏、前燕都曾在邺城建都,后赵、冉魏设置司州管辖邺城,前燕时把司州改为中州。前秦的都城设在长安,把中州改为冀州。后燕时,魏郡仍然是冀州的属地。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邺城被攻克,北魏政府仍设置魏郡,最初隶属于邺行台。天兴四年,邺行台改为相州,魏郡是其属地。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东魏改元天平,迁都于邺,把邺称为魏尹,作为当时的国都首郡,地位相当重要。从此,魏郡、魏尹通称,隶属司州,如《魏书•地形志》中曾出现过“司州魏尹”的称谓。

北齐仍把邺地作为都城,把魏郡改为清都郡,也称清都尹,隶属司州。《元和郡县图志》中就有许多相关记载。北周时,重新改为魏郡,如《隋书•地理志》中就有北周大象元年设置相州及魏郡的记载。隋初仍然依照北周旧制,据《太平寰宇记》、《东晋南北朝舆地表》记载,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政府认为州郡繁多,全国废除郡级政区,魏郡被撤销,只保留了相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把州改为郡,于是相州改称魏郡。

唐初,把魏郡改成相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至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把州改为郡,于是相州改为邺郡,把位于相州之东的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称为魏郡。此后,魏郡一名在安阳就不存在了,一直到宋代,魏郡都特指魏州。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5--历史上的安阳城

 

历史上的安阳城

安阳城的出现是随着人类聚居繁衍而产生的。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们从山区走向平原,沿河泽而居,筑房建屋。商朝中期,安阳一带产生了城邑,并成为国都。

《史记》记载,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廉颇攻下了魏国的防陵城和安阳城,从此,安阳为赵国所有。公元前236年,秦始皇发兵攻打赵国,夺取了安阳等地,安阳成为秦国的领地。秦政府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区划,那时的安阳城,学者们一般认为是县级城市。汉代时,安阳县被撤销并划归荡阴。战国时期,安阳作为邺城南部的军事重镇,从魏至赵再到秦,名称一直未变。

安阳县自西汉被撤销后,直到西晋才得以重置。东魏初年,安阳县与荡阴县一起并入邺县。这一时期的安阳县城在旧地方志中通称为晋安阳城。

隋初,相州、魏郡、邺县迁入安阳,安阳代替邺城成为相州的中心。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政府在故邺县设置安阳县并分置相县,相县治安阳城。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才将安阳县治所移入晋安阳城内。

唐代有相州城和安阳城之分,安阳城亦称相州外城。唐《括地志》曾记载:“有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即今相州外城是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也曾有“洹水在相州北四里,安阳城即相州外城”的说法。从这些相关记载中大致可以看出相州城和安阳城的位置。

安阳城从战国时期的魏安阳邑,到秦、晋的安阳县城,再到唐代的相州城和相州外城,宋相州城,历史上可能有扩有缩,城址或有位移,但大体上都在洹水南岸三四里处,不出今安阳城区。明清时代的安阳城既做过县城又做过府城。清朝末年,废除府所在地的县,安阳县于1912年被撤销,其地属彰德府。

1913年,撤销彰德府改称安阳县。1932年8月,省与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区,安阳为河南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安阳县城,即今安阳老城。同年10月,国民政府在省下设区,安阳是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下辖11个县。日军侵占安阳后,把安阳县改称彰德县,安阳城改称彰德城,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名存实亡。1945年日军投降后,国民政府恢复安阳县,彰德城复称安阳城,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恢复。

1949年5月,共产党把太行区第五专区改称安阳专区,仍属太行区,辖安阳、林县、汤阴、邺县。同年5月6日,安阳城解放,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遂废。8月1日,平原省成立,安阳为省辖市。1952年,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归河南省,仍为省辖市。1958年,新乡、安阳两专区合并。1961年10月,新乡、安阳两专区分治,长垣县、林县、汤阴县、滑县归安阳专区。1968年改为安阳地区,属河南省,辖安阳县、林县等12个县和安阳、鹤壁二市。1983年9月,安阳地区撤销,辖县先后划归安阳、濮阳等四市。

甲骨悠悠,青铜苍苍。如今,在安阳这片受到千年文化浸润的古老土地上,九府巷陌,华屋千家,勤劳善良的安阳人民,继续谱写着建设美好家园的新篇章。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6--安阳一带的古县城

 

安阳一带的古县城

历史上,安阳一带曾出现过一些县级行政区划,这些古县城存在的时间或长或短,存在的历史背景各不相同,辖区范围也不相同。它们中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名字与古代不尽相同,还有的虽然名字一样,境域和级别却有所改变。

零泉县

南北朝时,北周曾在今安阳市区西南设置零泉县。公元577年,北周攻破北齐邺都,为了加强对北齐旧都的统治,在其周围设置了一些郡县,零泉县便是其中之一。

《隋书•地理志》记载,魏郡下辖零泉等11个县。隋初,零泉县属相州魏郡,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魏郡被撤销后,零泉县直属相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零泉县隶属相州。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武德四年,零泉县被撤销。资料记载,到了北宋时期,零泉变成一个较大的村。乾隆三年的《安阳县志》记载,零泉村清代时曾改名为龙泉。民国时,龙泉又恢复原名。1956年,重新改为龙泉村。可见,现在的龙泉在历史上称做零泉,也是零泉县的治所。

辅岩县

金元两代曾在今安阳县水冶东北筑城置县,名曰辅岩。

金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林州升为岩军。兴定三年,金政府在安阳县西部增置辅岩县,隶属于林州岩军,县名有“辅助岩军”之意。《金史•地理志》中也曾提及彰德府下辖辅岩县。《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在县东六十里,本安阳县水冶村,金兴定三年置为县,属林州。”公元1234年,金国灭亡后,元朝依金朝旧制,仍置辅岩县,隶属于彰徳路林州。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辅岩县被撤销划归安阳县。《元史•地理志》在彰徳路下也有相似的记载。至此,辅岩县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从历史上消失了。

相县

史书记载,隋唐时期曾在安阳西部置相县。

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相县,属相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相县被撤销划归安阳县。《齐故骠骑大将军都督广武男达奚君之碑》碑文中“开皇十二年卒于相州相县”的相关记载,也进一步证明隋开皇、仁寿年间设有相县。

唐初置相县,属相州,《新唐书•地理志》曾在相州安阳县下记载:“武德五年,省相县入焉。”《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安阳县相城时说:“唐初仍置相县,武德五年废。”虽然隋唐两代两次设置相县,但它存在的时间依然很短。

永和县

“古县思长乐,春风浃永和。”清人彭应麟诗中描述的就是永和县。历史上,永和是一座古老的县城,是安阳东部的重镇。从三国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27年),永和先后为长乐国、长乐县、长平县、永定县等,最后被称为永和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永定县条记载:“隋尧城县,唐末避朱全忠父讳,改曰永定。”新名永定大概是取其永远安定之义。后来,宋真宗赵恒死后,其陵墓名为永定陵,永定县为了避讳,故改名永和。《邺乘》在安阳县永和故县下有“宋天圣七年避真宗山陵名改永和”的记载。

永和县自熙宁五年被改为永和镇后,历金、元、明、清各代,永和均为镇。民国以来逐渐改称永和集、永和村。资料显示,现在的永和乡一带就是北宋时永和县的治所,即古永和县城所在地。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7--安阳古代村名考

 

安阳古代村名考

在安阳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曾有过许多历史悠久的村庄。北宋时期,安阳一带出现大量村庄,这些村庄已经有了名称。如今,这些村名有了很大变化,有的更改了名字,有的保留了古音,还有的派生出新的村名,只有少数村名一成不变地延续到了今天。

稻田、清流  《魏都赋》中“清流之稻”说的就是这两个村。元代时,稻田村又称稻田里。明代和元代相同。清代时为稻田、西稻田。民国时为东稻田、西稻田、后稻田。现在称东稻田村、前稻田村、后稻田村,属安阳县安丰乡。清流村,明代为清流。清代为东清流、西清流。民国时同清。1953年1月从安阳县划入河北省峰峰矿区,修建岳城水库时,一部分村民移到峰峰新市区另建清流村,其余村民在原村南边一公里处新建东清流村、西清流村、中清流村,三村现在属河北省邯郸市磁县。

彪涧、龙山  《魏都赋》中“虎涧龙山”就是指这两个村。彪涧村原名虎涧,后赵时为避石虎名讳改称彪涧。明代仍称彪涧。清同之。现在称东彪涧村、西彪涧村,属安阳县洪河屯乡。龙山村,村以山名。清代有龙山、东龙山、西龙山三村。民国为东龙山、西龙山。如今西龙山村分为西龙山村、中龙山村,南窑更名为南龙山村,三村皆属安阳县善应镇。东龙山村现在属龙安区龙泉镇。西龙山村有朝元洞,旧时安阳八景之一的“龙山积雪”即指此地。

固县  唐代为故县。清代为南固现、北固现。民国时称南堌现、北堌现。现在称为南固现村、北固现村,属安阳县曲沟镇。南固现村西洹河上有漫水石桥,旧时安阳八景之一的“漫水长虹”即指此地。

郎将隅  元代称将村。明代同元,又称蒋村。清初称为蒋村。乾隆时称东蒋村、西蒋村。民国至今同之。现在属安阳县蒋村镇,镇政府驻西蒋村,是清代两广巡抚马丕瑶故里。

柴库  清为柴库、西柴库。民国时为东柴库、西柴库。现在称为柴库村。村西有战国时苏秦挂六国相印的封相台遗址。

梨园 可能是后赵时石虎梨园宫所在地。北宋时是“国信传食顿亭之所”,北宋后期又称梨园镇。金代改名为丰乐镇。明代仍称丰乐镇,也称丰乐铺和丰乐里。清代至今仍称丰乐镇。现在属安阳县安丰乡,村东曾有西门豹祠。

善应  金代有善应和西善应。元代时为善应和东善应。明代为善应村。清代为东善应、西善应、河南善应、河北善应。民国时称为北善应、南善应、西善应。1958年修建小南海水库时,西善应村迁移约一公里,部分村民在水库东边建东山村。现在四村均属安阳县善应镇,南善应村和北善应村西边有小南海,旧时安阳八景之一的“善应松涛”即指此地。

高平  唐代称高平,也叫高平疃。元代为高平村。明代仍称高平村,同时还称高平铺。清前期为高平村。民国至今称为东高平村、西高平村,属安阳县曲沟镇。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曾在此村洹水堰筑高平渠,即现在的万金渠。

大韩  明代称为大韩,又称大韩集。清代称为大韩和大韩屯。民国时称大寒镇、大寒屯。现在称大寒村、大寒屯村,前者属安阳县白璧镇,后者属安阳县瓦店乡。大寒村南有商周文化遗址。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8--安阳复姓地名知多少

 

安阳复姓地名知多少

你知道我市一共有多少与复姓有关的地名吗?有些以复姓命名的地名很明显,还有些地名大家或许不知道它们的来历,如武旺村、皇甫屯村等,如果追根求源,则会发现它们也源于古代的复姓或三字姓。

司空  原本为上古时代的官职名。尧时的司空是禹,禹的后代把司空作为姓氏。春秋时晋国设有司空的官职,其后裔用司空作为姓氏,所以司空氏多出于晋。现在安阳市西北洹河北岸有大司空村和小司空村,明代称东司空、西司空,北宋称司空。因司空氏曾居于此村或曾出过司空(官职)而得名。

司马  古时的官职名。周宣王时,程伯林父为司马,平定徐方后,被赐姓司马,其后代沿用司马作为姓氏。现在汤阴县东南有司马村,因司马氏曾居于此村而得名。

皇甫  古时的人名。周朝时有个叫皇甫的太师,其后裔把皇甫作为姓氏。现在安阳市西北有前皇甫村、后皇甫村和皇甫屯村,安阳县有皇甫庄村,这些村名都来源于皇甫氏。

大夫  古代的官职名。现在安阳县安丰乡仍有大夫村,这是个古老的村庄,在北宋以前就已经出现,应该是把大夫氏当成了村名。村西北曾有西门豹祠,村名可能源于战国时魏国大夫西门豹。

綦毋  本是春秋时晋大夫綦毋张后人的姓氏。匈奴也有綦毋氏。北宋时,安阳县东有綦毋村(属临漳),后谐音读成奇务。现在安阳县吕村镇崔奇务村、耿奇务村、宋奇务村等都源于此。

窦公  魏文侯时有个乐人名叫窦公,他的后裔用他的名字作为姓氏。窦公氏曾居住的地方也称为窦公,在今内黄县西临近安阳县处。后取谐音简称豆公,即现在的豆公乡。

五王  五王指春秋时齐国自威王至建王的五位国君,后来五王被用作姓氏。北宋时安阳县有五王村,清代为武王村和五王寨,现在称武旺村和寨子村。后人不知道五王是姓氏,取谐音为武旺。

陵阳  沛国陵阳子明居于陵阳山,其后裔把山名作为姓氏。北宋时,林州市北有陵阳村。现在为北陵阳村、南陵阳村。此外,陵阳河也得名于陵阳氏。

阳城  用封邑名称作为姓氏,汉代时这个姓氏较多。现在安阳县西北有南阳城村,漳河对面磁县有北阳城村,可能是以阳城氏为村名。

驸马 为了继续执掌驸马之官,把官职名作为姓氏。今汤阴县北近安阳界有驸马营村,可能来源于驸马氏。

白鹿 古有白鹿国,人们把国名作为姓氏,曾有位贤人叫白鹿先生。北宋时,安阳西南有白鹿村,后取谐音称为白露。如今龙泉镇楼庄村即为其地,村名源于白鹿氏。

令狐  本为古时地名。周文王后裔毕可擒获秦国将领杜回,因功在令狐受封,即现在的山西省临猗县猗氏乡西,其后裔把地名作为姓氏。北宋时汤阴县东有令狐村,现在取谐音称为龙虎村,因为令狐氏曾在此居住而得名。

乞伏  本是古代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后来把部落名作为姓氏。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该姓氏随之传入中原。北宋时,安阳西北漳河南有个名叫乞伏的村子,此村曾有乞伏氏居住。清代时改为祈福,后来仍称乞伏,本属安阳,1953年划归河北省磁县。

贺拔 北魏时的复姓,随北方少数民族南迁流传至中原。北宋时,安阳县有贺拔村,后取谐音称为贺北。1949年10月,该村划入河北省临漳县。

地名的早期写法与复姓完全一致,称为复姓地名。还有些地名的早期写法与复姓略有差异,但其含义无解,从早期用字探源,可能源于复姓,但按照现代汉语的释义,难免会望文生义,例如阳范、羊郡、纥乾等。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9--“铺”字地名与古代驿站

 

生活中,您一定听到过十里铺、三十里铺等含有“铺”字的地名。“铺”字是什么意思,这些地名有什么来历?本期栏目将为您追溯“铺”字地名的渊源。

 

“铺”字地名与古代驿站

士兵在驿道上快马飞驰传送公文的镜头,大家一定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这就是古代官方最基本的邮递工作,士兵换马休息的地方就是古代驿站。古代邮递工作与我市的“铺”字地名有什么联系呢?

提起今天的邮政业务和即时通信技术大家都非常熟悉,其实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政体系。“铺”是古代基层邮政机构的名称,有时还称“邮置”、“置传”、“驿”,朝代不同,叫法也不同,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官方文书和军情,兼办过往官员的迎送。这种制度,一直到清朝末期才被新的邮政制度取代。古老的邮政制度虽然已经消失,但一些由此产生的地名却流传至今。

汉代时,政府在主干道边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驿站,由兵卒乘车或骑马经驿站传递公文,一直到唐代都是这样。

唐代,全国共设有1600多个驿站,每个驿站都设有驿长和若干驿卒。安阳的万金驿就是其中之一。史料记载,古代曾修万金渠,唐代时由于驿站设在万金渠旁,所以叫万金驿。它的位置在如今安阳县柏庄镇前万金村和后万金村一带。

宋代时,邮政制度有所发展。宋初,为了能在打仗时急速传递军情,政府专门设置“急脚马递铺”,简称“马铺”、“急递铺”或“铺”。后来,传递普通公文的驿站也称为“铺”。当时的梨园村(今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村)就是“国信传食顿亭之所”,它具有驿站的性质,也是铺。

到了元代,邮政制度进一步发展。元代《皇朝经世大典》记载:“十里,或十五里,或二十五里,设一急递铺。十铺设一邮长,铺卒五人。”现在安阳县的二十五里铺村,距安阳旧城(元代安阳县治所)约12.5公里,是元代的急递铺。

明代时,邮政制度更加完备,各地都设置有“铺”和“驿”。《中州杂俎》记载:“十里置铺,铺有长,六十里置驿,驿有丞。”“铺”与“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邺乘》和《河南总志》记载,当时安阳县有邺城驿(在安阳城)、回隆驿(为水驿),汤阴县有宜沟驿,内黄县有黄池驿(为水驿,在今内黄县西南卫河边)。这些驿站之间的距离大约都是30公里。安阳县的急递铺有四路,北至磁州,有草桥铺、高村铺、华村铺、丰乐铺;南至汤阴,有七里店铺、郭村铺、田村铺;西至林州,有盖村铺、高平铺、夏铺;东北至河北临漳,有獐豹铺。这些铺之间的距离大约都是5公里。现在的盖村铺等村就得名于明代的急递铺。

清代沿用前朝的邮政体制。清康熙三十二年的《安阳县志》记载了当时安阳县全县的邮铺,有三处邮亭,十一处急递铺,县北有十八里铺、十五里铺,县南有十八里铺等。清政府在明代邮政体制的基础上把南北一线的名称稍作改动,把城南的邮铺改为十里铺、二十里铺等,城北的邮铺改为三十里铺,四十里铺等。现在的十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等村的村名就是当时的急递铺名。

1982年,安阳县人民政府为避免地名重复,根据地名标准化原则,将城南的三个铺字村名依次改为南十里铺村、南二十里铺村、南三十里铺村。总而言之,如今安阳市境内的十几个“铺”字地名,都是古代邮政制度的遗痕。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10--老城街道命名有多少秘密

 

梯家胡同、鱼市街、洛阳府,这些老城里的街巷,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饱含着浓浓的文化特色。老城里的街巷很多,却没有一个街名是雷同的,它们有的以直观形象命名,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望,还有的是对美好品质的赞许……它们的命名是否隐含着什么规律呢?

 

老城街道命名有多少秘密

从高空俯视,安阳老城呈龟背形,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马道,是十分典型的“片”字形结构。以北大街、中山街、南大街为中轴线,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分列其中,庙、塔、楼、阁布置适宜,配以高低错落的青灰色民居,整个老城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极具地方特色。

从遗留下来的《明清安阳城区图》上看,当时的街巷远没有后来那么多,划分也没那么仔细,全城除四条主干道外,仅有现在东半部和西半部的十几条街巷。随着经济发展,城内人口逐渐增多,许多小街巷应运而生。到了清末,城内道路多达90条,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格局已经形成。史料记载,民国时期安阳城非常繁荣,仔细分析民国时期安阳老城街巷命名规律,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的秘密。

第一,以方位命名。如南门东街、北门西街、西门东马道等是直接以方位命名。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是东门以西三条平行排列的南北向主要街道,是根据方位依次以数字冠名的。东南营街、西南营街、西营街等街道的名称虽然也表示方位,但更多包含着古代兵营的成分。

第二,以街巷的形状、长度、地势命名。如鹅脖巷、梯家胡同等因为蜿蜒曲折而得名,短街因长度仅五六十米得名,下洼街因地势较低得名。

第三,钟楼巷、铁狮口、戏楼后街、影壁后街、大寺前街、县东街等以街巷中的主要建筑、设施、器物来命名。《邺乘》记载,影壁后街是知府衙门对面的一条小街,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彰德府署前砌有一堵高大的砖影壁,挡住了这条街巷,后来就给这条街巷取名为影壁后街。县东街、县西街、县前街是根据安阳县署的方位命名的,《邺乘》记载,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安阳县知县蔡诚在赵王府后建立县衙,县衙坐北朝南,后来县署东面、西面、前面的街道也因此得名。

第四,鱼市街、竹竿巷等以市场和生产作坊命名。

第五,以领袖的名字命名。老城区内原本没有中山中街(现在称中山街),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城区内的一条街改名为中山中街。据民国二十二年出版的《续安阳县志》记载,现在的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在当时分别称为中山东街、中山西街、中山南街、中山中街(鼓楼至钟楼段)和中山北街(钟楼至北门段)。

第六,因尊崇古代官宦显贵命名。冠带巷因清康熙年间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曾在此居住而得名,仁义巷因明嘉靖年间进士郭朴的谦让美德而得名,小颜巷因明嘉靖年间一代名儒崔铣光明正大,处事中正,素有“小颜回”之美誉而得名。

第七,林府、姚家胡同、乔家巷、纪家巷、丁家巷等以知名度高的人物姓氏命名。

第八,娘娘府、洛阳府等因那些慈善为怀、扶危济困、品德高尚的人而命名。例如,洛阳府是因洛阳落难书生知恩图报而命名的。  (齐瑞申)

漫谈安阳地名11--安阳老城的九府巷陌

 

一个城市的街巷里有着太多的历史积淀,浓缩着这座城市的精神,这对于那些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尤甚。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就是古城安阳的文化浓缩,如今,这些巷陌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些甚至已经悄然消失……

 

安阳老城的九府巷陌

老城的九府巷陌承载了安阳的古风遗韵,见证了老城的沧桑巨变,它们述说着曾经的辉煌鼎盛,印记着历史的斗转星移。穿行于蜿蜒的街巷里,环视四周古朴的老屋,抚摸刻满年轮的青砖黛瓦,仿佛回到了百年前车水马龙的街市。

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源于何时,不得而知。清康熙和乾隆年间的《安阳县志》记载,那时安阳老城就有了许多街巷胡同,十八巷的名称及大概位置也已确定。如今,熙熙攘攘的人流与川流不息的车辆让狭小的街巷不堪重负。

府是指连接大街小巷的小道,有些仅仅是一条狭小的夹道。民间广泛认同的九府指平府、六府、铁拐府、林府、老府、九府、西府、洛阳府、辉府。在老城里,以南大街和北大街为中轴线,东边有七府七巷,西边有两府十一巷,所以九府十八巷又有“东府西巷”的说法。十八巷指的是香巷、夹巷、裴家巷、仁义巷、丁家巷、豆腐巷、卜府巷、三义巷、乔家巷、小颜巷、唐子巷、竹竿巷、鹅脖巷、纪家巷、东钟楼巷、西钟楼巷、东冠带巷、西冠带巷。夹巷指城墙至护城河之间一些居民盖房子形成的街巷。鹅脖巷指天宁寺门前至唐子巷一段,后并入大寺前街。三义巷在二道街北段路西,只有一个东口,是一条长五六十米、宽约7米的宽夹道。豆腐巷在红庙街东段路南,只有一个北口,是一条长20多米,宽约4米的窄夹道。

十八罗汉街在哪里,它们是如何得名的?清康熙三十二年的《安阳县志》记载,清末,城内南大街和北大街两旁各有九个街口,它们大多两两相对,从南门依次往北摆开,路东有南门东街、小颜巷、东大街、鼓楼东街、姚家胡同、菜市街、东钟楼巷、甜水井街、北门东街,路西有南门西街、东冠带巷、西大街、竹竿巷、香巷、西钟楼巷、仁义巷、裴家巷、北门西街。新中国成立前,因这十八条街的街口墙壁上都嵌有一个佛龛,佛龛里供奉着二尺多高的罗汉,故名十八罗汉街。

至于七十二胡同,实际指包括胡同在内的七十二条街。随着历史变迁,它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被合并,有的被撤销,还有的更换了新名。小回隆街指仁义巷中段往南的一个夹道,后来并入仁义巷。观口街指西钟楼巷西段,即与唐子巷交会处至西头老爷庙的一段,后并入西钟楼巷。老爷庙街指学巷街北段,即与学后街交会口至北头老爷庙一段,后并入学巷街。老城里还有两条路面铺满磨盘的磨盘街,一条在2003年旧城改造时消失,一条在大胡同与头道街交会处,由于路面多次抬高,磨盘早已被埋入地下。后仓街东段路北叫县仓,是政府囤积粮食的地方,正对县仓的街口就叫大仓口。后仓坑西南有个通往仓巷街的口叫小仓口。

老城里的街巷为何都是九的倍数?可以说,“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与我国传统的城市布局和人们的思维观念有直接联系,是人们的审美观及心理逻辑要求的反映,寄予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望。 (齐瑞申)

 

 

漫谈安阳地名12--走进安阳的屯与营

 

在我市有一些村庄,如大寒屯村、驸马营村等,是以“屯”字或“营”字命名的。这类村名数量多,分布广,特别是在豫北冀南地区。这个地名群是何时出现的,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本期栏目将为您揭开这些秘密。

 

走进安阳的屯与营

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片段,曹操西征后为了休养生息,派大将于禁到西凉荒芜之地屯田。其实,在汉代就出现过派兵屯田的事例。我市那些含“屯”字或“营”字的地名会不会与屯田制度有关呢?

《邺乘》记载,明朝之前,安阳一带没有含“屯”字或“营”字的地名。明朝时,这类地名突然大量出现,仅《汤阴县志》中就记载有236个,占汤阴县村名总数的11%。清朝时,这类地名的数量、名称与前朝相比基本没有变化。《明史》、《明实录》等史料记载,明朝实行大规模屯田政策,“屯”、“营”二字多与军事有关。 “屯“、“营”地名的大量出现,必然与当时的屯田政策有很大关系。

明朝时,安阳一带有两种屯田形式,一种是军屯,一种是民屯。军屯就是下令让军队垦荒种田。明政府规定,在内地,军队的任务是“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明史》记载,明初,朱元璋曾派邓愈、汤和等将领在陕西、彰德等地屯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在安阳城设立彰德卫,主要在彰德府所属州县和大名府的内黄、浚县、开州(今濮阳)、东明等地屯田。嘉靖年间,彰德卫尚有屯田军士2907人。

屯田军队的驻地多以“营”命名。明朝时,内黄有师桥营、东庄营、太平营、甘固营、云藤营、潘官人营,林县有林县守御千户所的诸翟、张村、横水、黄花、留马等9个营。后来,这些军屯聚落的名称逐渐演变成了村名,有的一直保留到现在。军屯聚落除以“营”命名外,也有一些以“屯”命名。例如,现在安阳县的赵官屯村、胡官屯村等,就是当时彰德卫的屯田之所,这些村庄也因此得名。

民屯具有半军事性质。明初,政府曾数次从山西向彰德等地迁民屯田。《明史•食货志》记载:“移民就宽乡,或招募或罪徙者为民屯。”据《明实录•洪武录》记载,洪武二十一年,把山西泽州、潞州没有田地的乡民迁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地广人稀之处,让他们自行设置村庄,开荒种田。洪武二十二年,明政府认为河南彰德、卫辉等地,土地适宜种植桑枣,由于人少而有很多土地没有得到利用,就任命后军督佥事李恪等人去给当地乡民传达旨意,给愿意迁徙的青壮年人分田。明政府两次迁民屯田都把彰德列为首位,可见安阳一带是当时的重点屯田地区。

迁民屯田是政府有组织的行为,并设专门机构单独管理,实行里甲编制,迁民屯田者单独分里甲。明嘉靖《内黄县志》记载,内黄县的迁民里有迁民屯、集凤屯、樊里长屯、刘里长屯、朋固屯、王里长屯6个。明崇祯《汤阴县志》记载,汤阴县的迁民里有张盖屯、士昌屯、伏道屯、小元屯、遵贵屯、寒泉屯等11个。

如今,这些由屯田产生的村名依然存在。据粗略统计,现在安阳一带地名中含有“屯”字或“营”字的地名约占村名总数的8%,它们都是当时屯田政策留下的印记。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13--由洪洞移民产生的地名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地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谁是古槐迁来人,脱鞋小趾验甲形。”一首传唱数百年的民谣勾起了无数人的怀祖之情。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个地方对于很多安阳人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从我市的一些村庄名称中,我们也可以有所了解。

 

由洪洞移民产生的地名

元朝末期,由于洪涝、蝗疫以及持续战乱,安阳一带十室九空,田地荒芜。明朝初期,政府提出休养生息,实施大规模的屯田政策。山西移民逐渐迁移到安阳一带,使安阳地区人口迅速增加,村镇焕发出生机。随着移民到来,村庄名称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村庄名称打上了移民的烙印。

 由移民产生的村落名称多由姓氏命名,大体有九种情况:

 1. 以移民始祖单姓、两姓或多姓命名,其中单姓命名的最多,如安阳县崔家桥镇郜庄、胡庄、薛庄等10个村庄,分别是以郜、胡、薛等山西洪洞移民始祖姓氏命名的。以两姓命名的,如汤阴县菜园镇葛庄村,最初取葛、刘两姓命名,后因刘氏没有后人,村名演变为葛庄。多姓命名的村名往往取众姓之合,如滑县四间房乡四间房村,是因为有4个姓氏的移民来到此地,就取名四家房,后演变为四间房。

 2. 以移民始祖姓名命名。滑县焦虎乡焦虎村,因明初焦龙、焦虎两兄弟迁此,后焦龙又迁往他乡,只留下焦虎,故名。

3. 以移民聚落的方位、地势命名。滑县白道口镇《刘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刘英夫妇自洪洞县迁于金堤上,故名刘堤村。以地势命名,如林州市任村镇盘山村,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彭氏先祖从洪洞县迁此立村,因道路崎岖,故名盘山村。

4. 以当地物品命名。汤阴县五陵镇瓦查村即为一例,明初,一户姓石的人家由洪洞县迁来,见这里窑多,遍地砖头瓦砾,就取村名瓦渣,后演变为瓦查。又如安阳县曲沟镇陈家井村,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从洪洞县迁来一户姓陈的人家,开始住在破庙里,庙旁有眼水井,以后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落,取名陈家井村。

5. 以植物命名。安阳县洪河屯乡槐树屯村,因村中有棵大槐树命名。滑县半坡店乡杏头村《张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张祥夫妇自洪洞县迁来,见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杏树林,遂取村名杏源头,后演变为杏头村。

6. 以地形命名。如龙安区马投涧乡刘葛涧村,明初,刘都科等三户由洪洞县迁来,因周围村庄都隔着沟涧,加之该村刘姓居多,故取名刘葛涧,他们期望后代成为才华出众的人,用“葛” 字代替隔离的“隔”。

7. 以移民职业命名。文峰区汪家店村,因迁民汪氏在此开店而命名。滑县明店村《明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三年,明庆兄弟从山西迁来,以农耕为业,此外还开设店铺,遂取村名明家店,后改为明店村。

8. 保留原籍村名。如安阳县辛村镇辛村,又如内黄县中召乡滹沱河村,移民焦姓始祖从北召村分迁于此,为纪念其先祖久居之地滹沱河畔而命名。

9.为寄托期盼与祝福命名。如滑县留固村,明洪武年间,多家山西移民迁居此地,他们相处和顺,愿永留此地,遂取村名“留固”。内黄县后河镇元方村,明初程、耿两姓族人迁此落户,形成村落,因当时使用的铜钱外圆内方,取钱币富贵之意,取名元(圆)方村。 (齐瑞申)

 

 

漫谈安阳地名14--水冶铜冶

 

走进市博物馆的展厅,铸造精良、纹饰精美的金属展品让人目不暇接。大量出土的文物显示,殷商时期我市的冶炼工艺已相当成熟。铜冶、水冶两镇作为重要的原料产地是否与古代的金属冶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本期栏目将带您走进古代的金属冶炼地,揭开这个谜团。

 

水 冶

水冶镇位于安阳市区正西,是晋、冀、鲁、豫四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银水冶”之美称。

《魏书》记载:“铸铁为农具、兵刃,在所有之,然以相州牵口冶为工,故常锻炼为刀,送于武库。”当时,魏国兵器库中的刀,主要由牵口冶制造。牵口冶在什么地方?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中说:“西州牵口冶(河南安阳县水冶)用水力冶炼。”牵口冶即现在的安阳县水冶镇。

水冶是北魏时期重要的冶铁基地。《邺乘》记载:“水冶,周回二十步,在县西四十里。旧经曰,后魏引水鼓炉,名水冶。”这里的“水冶”指一种工程设施,不是地名。后来,在这里定居的人用“水冶”作为村名。水冶在北魏前期属相州安阳县,后期属相州荡阴县,东魏迁都邺城后属司州邺县。所以,北魏时的牵口冶,就是东魏以后的水冶。

水冶自东魏改名后,降为村。《邺乘》记载北宋村名时说:“新安管统村十一,有水冶村。”尽管北宋时才见到水冶村名,但它可能在北宋之前就出现了。

此后至金,水冶一直是村,金后期划归辅岩县。《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辅岩城时说:“辅岩城在林县东六十里,本安阳县之水冶村,金兴定三年置为县,属林州。”

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辅岩县改称为镇,水冶一带出现了水冶村、西城村和辅岩镇3个地名。从史料记载中得知,3个地方同时存在,当时的水冶村就是今天的水冶镇。

明代以来,水冶的地位逐步提高,成为水冶集。《邺乘》记载安阳县明代市集时就有水冶集。清代,水冶称为镇,清康熙、乾隆年间的《安阳县志》都有“水冶镇集”的记载。民国时的《续安阳县志》中也有水冶镇。

铜 冶

铜冶镇位于安阳县西北,是煤炭、钢铁工业基地。

《北周地理志》记载:“东魏末,邺下人共入西山采银铜。”可见,东魏末年,铜冶西部的山上就有铜矿。现在,铜冶镇还有冶炼场,铜冶这一名称可能就源于那时。从殷墟发掘的大量铜器来看,这里可能炼过铜,是殷商时期的冶铜场。

史料记载,铜冶村和南铜冶村最迟出现在北宋时期。《宋史》记载,北宋时曾在铜冶村设铁官负责炼铁。《邺乘》记载北宋村名时说,伦掌下辖铜冶,鲁仙下辖南铜冶。那时的铜冶是现在的东街村,南铜冶是如今的南铜冶村,这两个村都是当时的冶铁重地。

铜冶镇在元朝称铜山镇,前期属辅岩县,后来划归安阳县。《清凉山修定寺功德记》碑文记载:“相之西七十里……曰铜山镇。”铜山镇包括今天的南铜冶村和东街村,炼铁业很发达。元人《李玉墓志铭》中的“铜冶”也指现在的东街村和南铜冶村,当时这两个村都有冶铁场。

明代时铜山镇降为村,也没有了官方的冶铁场。《河南总志》记载:“今其地亦以铜冶名村。”可见那时的铜冶可能是村庄的总称。

 清代有铜冶、北铜冶、圪道村,铜冶村即现在的南铜冶村,北铜冶是现在的铜冶桥村,圪道村是如今东街村的一条小街。清乾隆年间的《安阳县志》中有相关记载。民国时期改为南铜冶、铜冶东街、铜冶桥,民国二十二年的《续安阳县志》记载当时的行政区划时为南铜冶乡,下辖东街和铜冶桥。现在为南铜冶村和东街村,铜冶桥属东街村。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15--北郭与戏阳城

 

北郭乡在安阳县东部,位于两省四县交界处,距安阳市区约33公里,地势平坦。北郭原是一个大片村落聚集区的名字,北郭与《左传》中的戏阳城有何联系呢?

 

北郭与戏阳城

北郭乡辖杨北郭村、雷北郭村等20余个行政村,当年成立公社时,因公社选址在杨北郭村南,地处北郭地面,故取名北郭公社,即如今的北郭乡。南郭是北郭乡最大的一个村,它与北郭村都非常古老。《邺乘》所载的宋代村名显示,它们在北宋以前就产生了。

戏阳城在哪里,与北郭有什么联系?《左传》中有关于戏阳城的最早记载:“夏四月,晋荀盈如齐逆女,还,六月卒于戏阳。”西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中也提到戏阳在魏郡内黄县北。《邺乘》曾在安阳县永和镇下记载:“东二十五里有戏阳城。周回二十里二百步,高一丈八尺。”根据以上记载,戏阳城的城址应该是现在的北郭、南郭两村。从《邺乘》所载的戏阳城来看,当时戏阳城规模很大。春秋时,这里地处黄河之滨,是晋国的重要渡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时的城市规模很大。古时的戏阳氏,大概就是把城名当成姓氏。

东汉时,戏阳城改称羛阳聚。《后汉书》记载:“幸内黄,大破五教于羛阳聚。”羛阳聚属魏郡内黄县。汉代的内黄城在今天的故城村,北部的羛阳乡即今北郭乡。《说文解字》在羛阳乡下记载:“本内黄北二十里乡也。”“羛”字读音同“西”,与“戏”字同音不同调。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羛阳和戏阳是音同字异的同一个地方,羛阳聚就是戏阳城。东汉时不称“城”,而称“聚”,所以戏阳城在东汉时期被称为羛阳聚。

到了北魏,戏阳城改称羛阳郭。《水经注•淇水》曾记载:“白沟自县北,经戏阳城东,世谓之羛阳郭。”这里的“县”是指北魏时的内黄县。古代城市的内城为城,外城为郭,古人有时统称为郭,或合称城郭。当时的戏阳仍是聚落,不过在习惯上已经被称为“城”,所以,当时称戏阳城为羛阳郭。

唐代以后,戏阳城和羛阳郭完全合为一处。唐《通典》在相州尧城县下记载:“古有羛阳聚故城,在今县东。”当时,在羛阳聚故城处,已经有南郭、北郭与大郭3个地名。《邺乘》所载的北宋村名显示,大郭辖南郭、北郭、高利、东史、中史5个村。这3个含“郭”字的地名,虽然初见于北宋,但在北宋以前就产生了。南郭村曾有大郭寺,据村民传言该寺建于唐代。民国十年《重修大郭寺碑》碑文记载:“我东三区南郭村,旧有大郭寺。自古以来不知几经修复……”可见大郭一名历史久远。

总之,南郭、北郭、大郭3个地名,可能产生于唐代。戏阳城郭较大,故称大郭,靠近南城的村落称南郭,靠近北城的村落称北郭。明代和清中前期仍称为南郭、北郭。直到清代后期,北郭村才逐步细分为数个小村。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16--防陵古城今何在

 

在安阳市区西南,有一条自西向东倾斜的丘陵,这条丘陵被安阳人称为南岭。南岭的东端,曾为古战场,历史上称为愁思岗。古时,在愁思岗上有座防陵城,防陵城如今在哪里,它是如何得名的,“防”字到底是什么意思,防陵城又是为了防什么呢?

 

防陵古城今何在

上期说过了南郭和北郭,今天来谈谈东郭和西郭。在安阳市区正南10公里处,有两个小村庄,一个叫郭村集村,另一个叫西郭村,郭村集村本名东郭,西郭村本名西郭,它们原属安阳县郭村乡,现归文峰区宝莲寺镇管辖。当时,因乡政府驻地在东郭和西郭之间,故取名郭村乡。这两个村的名字中都有一个“郭”字,它们与古防陵城有何关系呢?

古代城市的外城为郭,笔者认为,“郭”就是指古防陵城的城郭。战国时期,在今天的安阳市区南有个防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这里说的“安阳”是指今安阳市的前身,故城大概在安阳市南10公里处。

防陵是什么含义,治所在哪里?《史记正义》记载:“城在相州安阳县南二十里,因防水为名。”这里的“城”指的就是防陵城。《括地志》也曾记载:“防陵城在相州安阳县南二十里。”《史记正义》与《括地志》都是唐代的著作,唐代相州治所和安阳县治所分别在相州城和相州外城,故址大概在今安阳市区旧城一带,但古代的相州城比现在的安阳老城要大,防陵城在相州城南10公里处,即如今的郭村集村一带。

北魏以后,防陵城改称为防城。《水经注·荡水》中就有关于防水的记载:“东至内黄与防水会,水出西山马投涧,东经防城北,卢湛《征艰赋》所谓越防者也。”这里的马投涧就是今天安阳市区西南13.5公里处的马投涧,是龙安区马投涧乡政府所在地。发源于马投涧而且向东流的河只有一条,就是硝金河。硝金河也叫白沙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源头在马投涧村南一个大坑内,每到雨季,大水顺着河沟向东流时,必定经过郭村集村村北。根据史料记载推测,《水经注》中记载的防水就是硝金河,北魏时的防城也就是战国时的防陵城。

唐宋时期的史料也都指出安阳有防城或防陵城。

 明代时,《邺乘》记载安阳县愁思岗时说:“有防城,周回五里六十步,高一丈八尺。史曰:纣囚文王于羑里,又城此以防之。”《邺乘》所载文物古迹多录自北宋《相台志》。这段史料写出了防城的来历,还说明防城遗址北宋时尚存,且能清楚地测出城郭的周长与高度。

《邺乘》所载北宋安阳县村名中曾提及东郭、西郭二村。明代时,东郭村为驿铺,直至清代前期仍称为东郭村、西郭村。之后,东郭村出现了集市,所以,东郭村又称为东郭集。通过史料记载可知,郭村集村本名东郭,西郭村本名西郭,古代的防陵城或防城就在如今的宝莲寺镇西南,东郭集村、西郭村村名中的“郭”字应当与防陵城的城郭有关。

如今,西郭村西南有一片高出四周一米左右的台地,明代曾在这里修建了宝莲寺,这里就是防城遗址。现在,不仅防城的城郭已经无法看见,就连宝莲寺也荡然无存。

(许作民)

 

 

漫谈安阳地名17--风雨滑台城

 

静谧的欧阳书院传出了千古佳作《秋声赋》,惟妙惟肖的《蝈蝈白菜》让世界认识了秦氏绢艺,色彩鲜明的木版年画刻出了乡民的声声祝福,粗犷豪放、气势恢宏的大平调把地方曲艺推向全国,本期栏目将带您走近这个拥有无数文化名片的小城--滑县。

 

风雨滑台城

滑县城曾称滑台城,在冀、兖、豫三州之间。《滑县志》记载:“滑县指臂梁魏,股肱淇濮,咽喉陈宋,躔跨齐卫,西览太行之秀,北峙大伾之雄。”如今的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东近黄河,西临卫水,与濮阳、延津、浚县等地接壤,距安阳市区70公里。

滑县之名最早出现在明代,“滑”字因滑台而得,其地域开始是颛顼帝的都城。《重修滑县志》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州城,即古滑台城,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为卫灵公所筑小城,昔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甚高峻坚险。”《水经注》中也有“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此得名”的记载。

秦灭卫后,首次设置白马县,隶属东郡,郡治设在濮阳,即滑县城境内的古帝丘。汉代沿用秦代的行政区划,仍设白马县,隶属兖州东郡。秦汉时期,滑县被称为白马县,白马县是东郡所辖的诸多地区之一,面积很大,占东郡的一半。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南燕慕容德从邺迁都至滑台,即今天的滑县老县城。史料记载,南北朝时,宋将王玄谟围城很久也没有攻克。到北魏初,改为司州东郡,治所自濮阳(古帝丘城)迁到滑台城,白马县随之迁移,故城因此废弃。当时,滑台是河南的军事要地,称为河南四镇之一。

《滑县志》记载,从隋朝到明朝,滑州的境域不断缩小。后来,东郡改为杞州,隋朝时又改为滑州,下辖白马、卫南、濮阳、封丘等九县,治所在滑台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再次设立东郡,白马县成为滑州的附郭,隶属东郡滑州。唐朝时减少为七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东郡改称滑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滑州改称为灵昌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再次设置滑州,治所在今天的老县城,隶属汴滑节度使。此后至五代十国,滑州依次被划归滑卫节度使、滑亳节度使等管辖,但滑县一直被称为滑州。宋朝,滑州下辖白马、韦城等四县。金时,减为两县两镇。元时仅剩两县。明洪武初期,撤销白马县划归滑州,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滑州降为县,始称滑县,属北平布政使司大名府。永乐初期,滑县改名为白马县。清初,再次更名为滑县。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划归河南卫辉府,境域南至黄德集,北至井店集,南北约75公里,东西约45公里。

由于历史上的战争和自然灾害,滑县城的城楼多次修葺。民国时,县政府设于城内西北角,即昔日的县署。当时城外仅剩狗脊云封、天台表胜、双潭秋月、龙门夜雨、茅屋白云五景,城内有滑伯墓、欧阳书院、明福寺塔等古迹。《重修滑县志》记载,滑县的地域东至东明县,西至浚县,南至封丘县,北至濮阳县。民国二十九年,滑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民国三十四年,改名为滑县民主政府。两年后,滑县全境解放。

1949年,滑县县政府迁至道口镇,属平原省濮阳专区。平原省撤销后,滑县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滑县划归安阳专区。此后,行政区划变更数次,滑县于1986年至今属安阳市。

 

 

漫谈安阳地名18--荡水之南的古城

 

文王演易于羑里,《周易》文化传遍天下。岳母刺字训子,《满江红》英雄壮怀激烈。中原奇舞别具一格,跑帷子表演气势磅礴。妙手匠心巧运剪,人物花草尽显纸上。汤阴,一个千年古县,一个有着许多名人故事的小城,一个有着很多典故的文化古城。

 

荡水之南的古城

汤阴素有“豫北粮仓”之称,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麓的过渡地带,南近省会郑州,北邻古都安阳,东接油城濮阳,西连煤城鹤壁,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冲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它成为辐射豫、冀、鲁、晋四省的商品集散地。

汤阴古时称为荡阴,因居荡水之南得名。《水经注》记载:“荡水出县西石尚山,泉流经其县,县因水以取名也。”汤阴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并逐渐形成聚落,县内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周文化遗址十几处。荡阴作为地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50年,自西汉高祖时置县距今也有2000多年。

《清一统志》中提到,汤水原本叫荡水,从河南汤阴北向东流至内黄县西南注入卫河。《说文解字》记载,古时“荡”与“汤”读音相同,后人便省去了草字头。汤阴,原名荡阴邑,战国时先属魏,后属赵,秦时属邯郸郡。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设置荡阴县,属河内郡。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改属魏郡。三国时属邺都魏郡。东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撤销荡阴县划归邺。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在今古贤村一带设置荡阴县,属汲郡。开皇十年,并入安阳。6年后,在今鹤壁市故县村重新设置一个县并改名荡源县,该县于隋大业年间撤销。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再次设置荡源县,属卫州,移治古荡阴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改名为汤阴县。此后,虽然各级行政区划发生过改变,但汤阴一名却一直未变。

明清时,实行里甲编制,全县共编有42个里。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以来,历代修筑城墙。当时,古城为龟背状,城墙高103层砖(约7米),宽3.3丈(约10米),周长1040丈(约3466米),城门6座,附城筑有19个敌台。明洪武至永乐年间有大批移民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明崇祯《汤阴县志》记载县城的境域时说,“东西长130里,南北宽40里”, 当时,汤阴县东至故城接内黄县,西至神林村接林县,南至宜沟镇接浚县,北至羑河铺接安阳。清朝时,隶属彰德府。

民国初期,撤销府级行政区划,汤阴县属河北道管辖。民国十三年,汤阴县归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辖。日军侵占时期隶属豫北道。1945年日本投降后,再次归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中共冀鲁豫区委在县西成立汤阴县人民政府。1947年5月,汤阴解放,汤阴县下辖8个区2个镇。

1949年5月,汤阴县人民政府由鹤壁迁入县城。同年10月,汤阴县归平原省安阳专员公署管辖。1952年,改属河南省安阳专员公署。1958年,撤销安阳专员公署,汤阴县划归新乡专员公署,1961年再次归安阳专员公署管辖。1983年11月至今,汤阴县属安阳市管辖。

 

 

漫谈安阳地名19--与水为伴的古县

 

内黄县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万亩槐林、千年枣园的农业县,它还有着厚重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艺术。它因二帝陵成为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因三杨庄汉代遗址被誉为“中国的庞贝古城”,因淳朴的农民画与轻快欢乐的落腔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与水为伴的古县

 一个城市有了水就会显得灵动。内黄与河为伴,属黄河冲积平原,它的兴衰起伏都与水有关。内黄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区位优越,路网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许多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存。

内黄县自汉高祖时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上虽然曾被撤销,但时间很短,而且从古到今名称一直没有变化。《后汉书·地理志》在内黄县下有这样的记载:“清河水出,有羛阳,有黄泽。”内黄县境内有一个黄河河道变迁留下的被称为黄沟或黄泽的大水洼。班固在《汉书·沟洫志》中描述黄泽时引用贾让给汉哀帝的奏言:“内黄界中有泽,方数十里,环之有堤,往十余岁,太守以赋民,民今起庐舍其中。此臣亲所见者也。”汉代,人们把黄河以北称内,黄河以南称外,又因魏郡在黄河之北,内黄县隶属魏郡,所以命名为内黄。

据《史记·五帝纪》和一些史料记载,4000多年前,就曾有先民在这里生活繁衍。夏商时期,内黄一带是冀州的辖地。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首次设置内黄县,隶属魏郡。汉代的内黄县城在今天的汤阴县故城村。《水经》曾记载:“荡水出河内荡阴县西山东,又东北至内黄县,入于黄泽。”

东魏时,内黄县被撤销划归临漳县,隶属司州魏尹。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重新设置内黄县,隶属相州。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内黄县和黎阳县合并改称黎州。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内黄县隶属河北西路滑州(滑县曾称滑州)。据《内黄县文物志》记载:“宋淳熙十六年,河决,县城漂毁,县迁故县,又迁今址。”当时的故县就是今天内黄县故县村一带。元朝时,内黄县隶属燕南河北道大名路滑州。明朝时,内黄县西南卫河边曾设有黄池驿,是官方的水上邮政机构。明洪武初,内黄县改为隶属北平布政使司大名府。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内黄县首次编修地方志,据当时的县志记载:“内黄县在大名府西南90华里,东西广55华里,南北袤85华里,下辖6个镇8个集。”这一区域一直延续到1940年。清初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为方便卫河漕运,改为隶属河南省彰德府。

抗日战争时期,杨得志率部在这里开创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井店还建立起冀鲁豫军区沙区办事处和地下交通联络站。由于历史上受到河流多次决口的影响,内黄县境内的沙土面积很大,抗日根据地又是以沙区为中心建立的,所以被誉为红色沙区。

1949年8月20日,平原省建立,内黄县隶属平原省濮阳专署。同年9月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内黄县共辖503个村。1952年12月以后,内黄县先后为河南省濮阳专署、安阳专署、新乡专署所属。1961年12月,内黄县划归安阳专署。1983年9月,内黄县划归濮阳市管辖。1986年3月至今隶属安阳市。

 

 

漫谈安阳地名20--俏丽山城林州

 

红旗渠像环绕在太行山间的绿色丝带,给林州人民带来了幸福与希望。林滤山的奇峰峭壁、飞瀑流泉尽显雄奇与秀美,引得无数慕名前来的游客流连忘返。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滑翔基地,让海内外滑翔健儿伴着五彩缤纷的伞花一展雄姿。林州,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

 

俏丽山城林州

林州市位于安阳市西部,西与山西省平顺、壶关两县毗邻,北与河北省涉县隔河相望,东与鹤壁市、安阳县接壤,南与辉县搭界。林州古名隆虑,因西邻隆虑山得名。如今,随着林州市的不断发展,柏尖奇境、黄华神苑等美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林州市在夏朝时属冀州,商朝属商都,是京畿之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周成王三年(公元前1040年),周公按照成王的命令,杀死纣王之子武庚和管叔,把原来商都周围的地区和百姓分封给武王少弟康叔,称为卫国,都城在朝歌。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发兵夺取卫邺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林州从此归属晋。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8年),韩国与赵国合兵攻打魏国,大战于浊泽,魏军大败,韩国占领了上党郡的临虑邑(今林州市)。当时,晋国东部及东南部称为上党,是韩、赵、魏三国交错地区。浊漳水以北是赵国的上党郡,以南是韩国的上党郡,以西则是魏国的地界。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发兵攻打韩国的上党郡。《史记·赵世家》记载:“孝成王四年,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后来,长平之战爆发,赵军主力被秦军歼灭。公元前259年,秦国得到了赵国的上党郡,临虑邑归秦国所有。秦继续攻赵,围住赵都城邯郸,赵国十分危急,向魏国求救。公元前257年,信陵君窃符救赵,解邯郸之围,临虑邑重归赵国所有。

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临虑邑归属上党郡(一说归属邯郸郡)。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设置隆虑县,因太行山支脉隆虑山贯穿全境得名,属河内郡。这是历史上林州第一次称县。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因避殇帝刘隆名讳,改为林虑县。东汉至东晋期间,行政区划多次变更。

从北魏起,林州市脱离河内郡,划入太行山以南魏郡、相州、彰德府行政区划范围。北魏至北周时期,林州市升为林虑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销林虑郡,分置淇阳县,县城在今淇阳城村。开皇十六年,设置岩州。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撤销岩州、淇阳县,把临淇县划入林虑县,隶属魏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再次设置岩州。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降为县,隶属相州。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林虑县升为州,设元帅府,属河西北路彰德府。金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又升为节镇,增置辅岩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林州降为林县,属河南布政使司彰德府。清朝沿袭明朝的行政区划制度。

民国二十九年,分为林北县、林县。林北县属中共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五专区,林县属国民党统治区。民国三十五年,林北县、林县合并,称林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五专区。

1949年8月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11月属河南省安阳专区。1958年4月属新乡专区。1962年属安阳专区。1983年10月属安阳市。1994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林县设立林州市,由安阳市管辖。 (齐瑞申)

漫谈安阳地名21--广润陂上看瓦店

 

提起瓦店,不禁让人想起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创作的《豫北叙事曲》,这首曲子曾被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瓦店位于安阳县东南部,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7公里,下辖30个行政村,西与文峰区高庄乡相连,东与辛村镇为邻,南隔羑河与汤阴县相望,北与永和乡、白璧镇接壤。

 

广润陂上看瓦店

瓦店地处广润陂腹地,地势低洼,历史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经济十分落后。如今,瓦店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捷,乡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打造特色农业,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史料记载,汤河、羑河曾流经瓦店乡,当时那里水运发达。如今,瓦店乡的东流台村、大朝村(原名大潮)、小朝村(原名小潮)、郎固村(原名浪固)、宋梁桥村(原名送粮桥)等村的名字都与河流有关。从《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河流位置来看,广润陂就是当年的黄泽,是黄河改道后留下的沼泽区。历史上,张百朋、卫万庭等人多次组织乡民在这里排水治涝。1956年,广润陂被定为我市的滞洪区,有效减少了洪水对汤河中下游及卫河周边地区的压力。

“瓦店”二字最早见于瓦店集卫氏碑碑文中,“永乐年间把民迁,成祖来到东瓦店”。清康熙年间,汤传楷所撰《彰德府志》中有“瓦店管统十二村”的记载。清朝末年,安阳县划分为十个区,区下设分区,瓦店被定为东一区第五分区。据《安阳县志》、《安阳大事记》记载,清光绪二十五年,瓦店乡小营村、小朝村等村的村民曾聚众对抗官府,抗粮抗捐。

1931年,安阳县取消分区,改设乡镇,瓦店乡划为第二区瓦店镇。1938年到1945年,瓦店镇改称广润乡。战争年代,在杨奇村一带还设有地下交通站。

1949年10月,彰南县撤销,瓦店乡为邺县第五区。同年12月,县区调整,改为邺县第六区。1954年9月,安阳县、邺县合并,瓦店乡是安阳县的第十六区。1955年8月,又把第十六区改为瓦店区。1958年7月,改称瓦店乡。不久,瓦店乡改称瓦店公社。1983年12月至今,一直称为瓦店乡,属安阳县管辖。  

责任编辑:牛勇

相关阅读

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