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灯谜的进化历程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money.163.com/13/0629/04/92GQH40Q00254TI5.html 在 2019-01-15 00:16:01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灯谜的进化历程_网易财经

灯谜的进化历程

2013-06-29 04:02:35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0
分享到:
T + -

寻根溯源

灯谜,也称文义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顾名思义,就是将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灯谜最早开始于南宋,《武林记事·灯品》中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至此,灯谜才真正称得上灯谜了。到了元明清时代,灯谜更是鼎盛发展,每逢元宵佳节之时,各城各镇俱都张灯悬谜,盛况空前。

灯谜的猜射方法有许多种,因为本身是文义谜,所以具有相应的原理和特点,猜起来也有一定的方法。相较于民间谜语,灯谜比较侧重于逻辑思维。民间谜语,大部分是生活中对某一事物的观察和体验,作者凭借其丰富的想像力,筛选出典型的部分,生动地塑造了这个事物的形象;而灯谜则不同,它是通过对文字的别解、离合及象形等而扣合,并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双关等修辞手法加以描述表达,是一种专业化的表现。

灯谜常常以一个词语,或者是一句诗词来做谜面,虽属艺文小道,不过却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经史子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猜谜人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很难猜射,而灯谜的这般做法,既达到了娱乐的目的,也使人长了见识,可谓两全其美,为人所喜闻乐见。

据传:某年元宵佳节,苏轼邀好友秦观登高饮酒共赏灯会。酒酣时,苏问秦“贤弟才貌并秀,为何迟迟不择佳偶?”秦羞笑道:“弟非草木,岂能无情,吾心中久慕一位窈窕淑女,只是难以启齿。”苏追问:“不知是谁家闺秀?”秦观沉吟片刻道:“今日元宵佳节,待小弟写一字谜于花灯之上,还请仁兄一猜。”说罢,即命人取来花灯,龙飞凤舞地在灯上赋词一首:

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醉,空听马蹄归。秋日残红萤火飞。

苏东坡一看,恍然大悟,忙说:“原来如此!这不难,包在愚兄身上。”于是引线穿针做红娘,成全了美事。

还请各位看官一猜,秦少游所赋的谜底是何字呢?

元明两朝,灯谜依然盛行不衰,尤其是蒙族人,对灯谜更是偏爱。元朝高德基撰写的《平江纪事》中就有载道:达鲁花赤八刺脱公,倜傥爽迈,博闻强记,凡宴会以文谑,满座风生。一日同寅后堂会饮,僚佐愿求一令劝酬,公曰:“吾不读书,弗能为令,但有两字隐语,请众贤商之,能者免,弗能者请一巨觞。”众曰如命。公曰:“一字有四个口,一个十;一字有四个十,一个口。”在座者皆不能解,罚就饮。饮竟问之,公以箸画案上,乃“图(图)”、“毕(毕)”二字也。

明代的一些小说、传奇、话本等都有不少猜灯谜的情节,其中《苏小妹三难新郎》中的一则灯谜尤其精彩: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每句猜一位古人名,谜底依次是孙权、孔明、子思、太公望。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文义谜(灯谜)开始大行其道。人们开始追求谜语扣合的严谨,逐渐摒弃冗长拖沓的面句,崇尚大众熟悉的成语或通俗语句为面,加上谜材由原先的诸子百家、四书五经,拓展到俗语、中药、地名、书名等,极大地拓宽了文义谜路,促进了文义谜的提高和普及。

李伟

(原标题:灯谜的进化历程)

netease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加载更多新闻
×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返回财经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