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余立金故居   古朴中彰显将军风范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hsdcw.com/html/2006-10-24/34681.htm 在 2019-09-02 14:35:22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余立金故居,古朴中彰显将军风范--黄石新闻--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本站
余立金故居古朴中彰显将军风范
来源:东楚晚报  时间:2006-10-24 17:01:00  标签: 余立金  文字大小:【

余立金故居,古朴中彰显将军风范
余立金故居

记者 邹春生 实习生 马杰/文 吴建新/摄
【将军简介】余立金,1912年出生于大冶殷祖。1928年参加鄂东南武装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创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参加了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及西征;率部参加了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多次反“围剿”作战。1935年11月率部参加长征北上。抗日战争爆发后赴上海,在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从事秘密工作。1938年4月到新四军,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教导总队政治处主任。1941年后历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政治部主任、抗大华中总分校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兼旅政治委员等职。参加巩固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和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副校长、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华东军大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军委第三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军委空军副政治委员兼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迫害,后中共中央予以平反,恢复名誉。1974年后任中国民航总局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八大、十一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1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将军门前的感慨

金秋十月,枫叶流丹,万物丰华。18日上午10时,记者一行驱车两个多小时,到达了余立金将军的故乡--大冶殷祖镇原余信钦村(现花市村)。两旁秀丽青山一路作伴,顺着水泥路缓缓驶入,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楼房和宽敞的街道,高大的白杨树遍布村里村外,一群群鸡鸭纵情欢叫,整个村庄显得洁净祥和。在余道桃等村民的陪同下,记者一行来到了余立金将军的故居。         
余立金将军故居依然保持原有的风貌。现年63岁的余道桃指着将军故居前后门那雕龙刻凤的石门、石窗对记者一行说:“将军走前的老样子啊!”这是一个约90平方米的农村标准三连间,头顶上的7根木横梁隔成了房间的2楼,墙壁粉刷的石灰水由于年代久远而泛黄。现在故居里住着余立金将军的侄子余士友,老人家1933年出生,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他领着记者一行来到后院,指着一些青石块说,原来这里是一口天井,它曾经伴随余将军成长,但是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就经常排不出水,井水漫到屋子里。到了1982年,房屋岌岌可危。最后亲朋好友出资凑了1000多元钱,对将军故居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缮,就成了现在的样子。老人笑着说,那个年代,1000多元对于一个村子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呢!但出于对将军的景仰,没有一个人表现出吝啬。
众多的村民认为,余将军故居不同于一些地方的名人故居。这里没有文人墨客留下的雪泥鸿爪,也没有“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悲喟,更没有“叹滚滚英雄谁在”的凄凉。故居古朴的陈设和建筑风格,不仅再现了历史的现状,而且默默地告诉人们,一位功勋卓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出生、长大在这样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们领着记者一行在后院左侧观看了那堆满柴灰的灶头,大家摸着那古色古香的木碗柜,仿佛看到了当年将军参加革命离别时瘦小的身影,也仿佛看到了将军在战争年代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和跨马扬鞭的英姿。
余士友对记者感慨:开国中将余立金就出生于这个地方,共和国以他为荣,花市村以他为荣,乡亲们以他为荣!

一将功成“骨肉”枯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余立金将军作为长征路上的一名共产党员、将领,率部突破千难万险,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走过长征漫漫征途。我们都知道,一场战斗的胜利与将军的统率和谋略是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群众的支持和拥戴。余立金将军的一次次辉煌的胜利与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记者的采访中,大家更多谈到的是余家兄弟对余立金将军无畏的支持,哪怕是献出生命,他们也甘愿支持兄长余立金,支持他所从事的伟大的、正义的事业。
余士友向记者介绍,余立金有三个弟弟,分别叫余立玉、余立满、余立堂,兄弟四人的名字合起来就是“金玉满堂”之意。在和记者交谈中,所有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神情,对于余将军的历史,他们耳熟能详:在大革命时期,余立金已经加入了传令排,在一次伏击战中,传令排在大冶赤卫队的配合下,成功地消灭了敌人一个团。战斗中,余立金成功地把三挺卡壳的机枪拉开,挽救了战局。当时大冶殷祖镇满眼都是“欢迎余立金勇士”的标语。可也由此,让敌人记住了余立金。余士友悲痛地说,国民党为了查找余立金的下落,把他三弟余立堂抓走,严刑拷打之后仍然没有结果,最后,残忍地将余立堂乱刀刺死。
1935年11月,余立金率部参加长征北上。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第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同年10月到达甘肃会师,任第十八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赴上海,在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从事秘密工作;1938年4月到新四军,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教导总队政治处主任。据余道桃介绍,1940年正月十五,为了找到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的余立金的下落,日本占领军召集全村人到刘仁八镇,当众把余立金的二弟余立满拉出来,问他余立金的下落。但无论敌人如何逼问,余立满都没有透露兄长的半点下落。最后,余立满被敌人当着众多乡亲们的面用石灰水活活灌死。乡亲们无不为之落泪和切齿,但更为他那种情谊与坚强所感动,从而也更激发了乡亲们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对余立金兄弟的崇拜。
余士友最后说,余立玉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话不多。自从两个弟弟出事后,就更沉默了。终日泡在田地里,很少说一句话,最后终于染上“大肚病”。在他生病最后的日子里,他说绝对不能出卖大哥,不能做卖国贼,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家的地里。余士友摇着头说,现在才知道那是血吸虫病,余立玉用自己的生命表达了对兄弟的忠诚和支持。
村民们谈了很多与将军有关的故事,对于余立金将军的三个弟弟,村民也是纷纷表示:“金玉满堂”,个个是好汉,值得我们大家尊敬。余士友说,大家都知道一句话,那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余立金经历了大革命时期、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从士兵到将军,他的身边倒下了多少革命兄弟,正是由于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浇成了革命胜利之花。

将军胸襟传千古

村民们说余立金有大山一样的坚强意志,大地一般的宽阔胸襟。
解放后,余立金出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2年5月,他接到中央军委的调令,任军委办公厅副主任。临行前,又接到新的命令,调任南京军区空军政委。据余士友回忆,1970年冬,他曾经和村民张绍仁、余士福(已故8年)、余道桃一起去北京看望过余立金将军。余士友清晰地记得,当天傍晚在北京西站下了火车,是由余立金将军的秘书接站的,他们被安排到空军招待所里住了一个礼拜。就在当天晚上,余立金就和家人一起来到空军招待所看望他们。余士友在记者面前比划着描述道,将军高大威武,身高一米八左右,一身军装,气宇轩昂,说话浑厚,身体结实,显得那么热情和亲切。当天晚上,余立金将军和大家谈了两个小时的往事,一直笑声不断,将军聊着童年放牛的往事,读私塾时和同学们的“调皮”……时间过得很快。剩下的几天里,他们四人白天被安排去逛北京各处景点,晚上将军就会来招待所看望他们。余士友深情地对记者说,他曾经以侄儿的身份问过余立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乡看看?余立金对家乡充满期望,他说只要家乡发展了,公路能修到家家户户门口,那个时候一定回去。记得快离开北京了,余立金将军为他们送来了火车票,热情地邀请“乡亲们有空多来玩玩”,并嘱咐他们回去后要好好生产,要给乡亲们带个好头,争取把家乡建设搞上去,他说他一定会回去看看的。据余士友介绍,从1958年到将军去世的1978年,该村“有空去玩玩”的有十余人,有将军小时候一起的放牛娃、读私塾的同学、一起游戏的小伙伴等,将军一概都是热情接待。
村民们都说,现在将军的希望变成了现实,花市村的路修到了家家户户门口,但是将军已经回不来了。余士友补充说,虽然将军没有回来,但他的儿子和女儿经常回来,他们喜欢坐在故居门前的石门坎前聊天,回忆父亲的往事;也喜欢站在天井旁仰望星空,感慨父亲的胸襟。余士友说,余立金的儿子对自己说过,将军是非常想念家乡的,但是由于身在部队,很多时候也只能把这份想念埋藏心底。后来准备回来了,又发生了“杨余傅事件”,不能回家乡成了余立金将军毕生的遗憾。
余立金是开国中将,声名显赫“得益”于一夜悲壮成名的“杨余傅事件”。1968年3月22日,林彪、江青一伙出于篡党篡军的需要,设下圈套、捏造罪名、突然袭击,制造了所谓的“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事件”。 当日,中共中央发布命令,撤销杨、余、傅的职务。1974年7月,毛泽东亲自批准为杨、余、傅三人平反恢复名誉,宣布:杨、余、傅问题是林彪搞的,搞错了,宣布平反。中央、中央军委重新安排了他们的工作。1979年春,中共中央为“杨余傅事件”彻底平反。余士友说,可能没有人比他们村里人更关注这个事件了,当时全村人是心急如焚啊!当听到这个事件平反了后,余士友动身前往北京,看望了余立金将军。他本想宽慰将军,没有想到将军却反过来宽慰自己,“只要国家不乱,人民安居乐业,个人没什么的。”并且千叮万嘱回家后给乡亲们报个平安,力争把“四人帮”时期落下的生产补上,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听着将军的肺腑之言,余士友深感惭愧,保证回家一定好好种庄稼。
余士友说,对于那天将军对他说的话,真是永世难忘,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余立金能成为开国将军的原因了,因为他胸怀国家和人民。即使在国家和人民误解他的时候,也没有放弃为国为民的打算,这样一种博大的胸怀,怎能让人不为之动容!余士友说家乡人已经完全从感情上理解了将军的正直与博大胸襟。
就在记者一行离开的时候,夕阳洒落在青山绿水中的花市村。看着余立金将军故居在夕阳中渐渐远去,记者想起了村民的评价:余立金将军的伟大并不全表现在赫赫战功上,他的胸怀和情谊更让人感动。也许将军就像那道夕阳,早已经洒落在花市村的每个角落,抚摸着这片他深爱的故土。

手机看新闻】 【进入论坛】 【打印】【关闭】【发表评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主 管:中共黄石市委宣传部 黄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 办:黄石日报社
电 话:0714-6516673 E_MAIL:dcwhsxww@sohu.com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www.hsdcw.com:www.hsxww.com)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鄂ICP备06005850号 网站建议浏览分辨率 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