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文成公主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tibetol.cn/html/2013/zmrw_0609/1083.html 在 2021-05-25 15:43:0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文成公主 - 西藏在线

文成公主 所属分类:人物 > 著名人物

文成公主(625~680) 吐蕃松赞干布之妻、唐太宗养女。自幼熟读经、史、诗文,信仰佛教,对佛经颇有造诣。

唐贞观年间(627~649),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内)迎接文成公主,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并在拉萨布达拉山为公主修建宫室。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

公主笃信佛教,在逻些建造小昭寺,协助泥婆罗(今尼泊尔)赤尊公主修建大昭寺。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像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而大昭寺前的公主柳,传说为其亲手所栽。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的200多年间,吐蕃和唐朝之间使臣和商人往来频繁。唐朝僧人玄照经吐蕃往返天竺(今印度),曾得到文成公主的资助。文成公主入蕃时带有佛经、史书、诗文、农书、医典、历法等,另有5500名工匠及谷物、牲畜等,还将中原地区的医药、历算、纺织、造纸、酿酒、制陶、碾磨等技术传入吐蕃,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唐蕃关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松赞干布逝世后,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在吐蕃去世后,唐朝派使臣入蕃吊祭。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结婚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作绿度母的化身。

人物介绍


文成公主,祖籍山东济宁(任城),其父史书未记载,多猜测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他的女儿就生在任城。贞观14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道圣旨,将她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641)与吐蕃松赞干布[1]联姻。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据传,玉树县的贝纳沟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这里的藏族首领和群众曾为她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动,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虽然是宗室女,不是真公主,但她们在吐蕃地位很高。

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不是皇帝的女儿)。《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

(学者王尧等人指出,赞蒙即觉蒙、朱蒙。在被用于称呼赞普的女人时,赞蒙(btsan mo)、朱蒙、觉蒙(jo mo)等头衔没有区别。朱蒙有被写作末蒙。)

金城公主,唐朝宗室女,雍王李守礼的女儿。《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赞蒙金城公主至逻些”“及至兔年(公元739年)……赞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赞普王子拉本及赞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遗体”。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中,有赞蒙尊称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是地位不低于吐蕃王后的人拥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拥有这待遇,松赞干布的女人里仅文成公主拥有这待遇。

关于泥婆罗的尺尊公主,敦煌吐蕃文献、吐蕃金石铭刻等吐蕃史料里奇幻荒谬成分较少的部分以及汉人史料的记载里,都有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却都没有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这事仅来源于部分吐蕃书某些奇幻荒谬小说剧情过多的章节(例如柱间史(西藏的观世音)、西藏王统记等书的某些章节)。实际上,泥婆罗尺尊公主地位比较低。甚至有国外藏学家写了《松赞干布的妻子》,说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是虚构的。

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松赞干布退兵谢罪,吐蕃退出党项、白兰羌等,青海的吐谷浑成为唐朝的藩属。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控制了西域(安西北庭),吐蕃松赞干布接受唐朝的册封,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使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高。

唐休璟陈大慈率唐军击败吐蕃军,唐朝长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陇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唐朝对吐蕃也处于优势,使金城公主在吐蕃地位高。

根据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公元638年,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吐蕃退出党项、白兰羌等,松赞干布遣使谢罪,请婚,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

公元41年,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唐书记载,(贞观)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筑馆河源王之国。松赞干布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归国,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公主恶国人赭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自褫毡罽,袭纨绡,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

松赞干布使禄东赞上书曰 :“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

高宗即位,擢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松赞干布以书诒长孙无忌曰:“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愿勒兵赴国共讨之 。”并献金琲十五种以荐昭陵。

……700年,唐休璟率唐军击败吐蕃军。702年,陈大慈率唐军击败吐蕃军。703年,吐蕃遣使献马千匹、金二千两以求婚。707年,唐朝以雍王守礼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赞普。710年,金城公主至吐蕃,吐蕃赞普为其筑城以居之。

……(714年-729年,唐军多次击败吐蕃军。)730年,五月吐蕃遣使致书于境上求和。赞普上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惟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自是吐蕃复款附。

唐与吐蕃时和时战200多年,唐取得的大胜比大败多。松州之战唐军打败吐蕃军,吐蕃退出党项、白兰羌等,青海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西域也逐步被唐朝控制;高宗武则天到中宗太平公主时期唐朝内斗,吐蕃论钦陵赢了几战占了青海西部,但是争夺安西失败,论钦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绝也无可奈何;唐长期控制河西陇右安西北庭,李祎薛讷张思礼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多次大胜吐蕃军,或者杀敌数万,或者开拓疆土,在东边将战线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将吐蕃赶出大小勃律,从东到西北压制吐蕃;后来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牛李党争甘露之变等等,唐多次内斗严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机赢了一些,但是唐朝李晟韦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创吐蕃军,吐蕃王国内外交困先灭亡了。

《旧唐书 》记载,唐玄宗时期,吐蕃赞普曾上表:“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外甥以先代文成公主、今金城公主之故,深识尊卑,岂敢失礼!又缘年小,枉被边将谗抅斗乱 ,令舅致怪 。伏乞垂察追留,死将万足。……伏望皇帝舅远察赤心,许依旧好,长令百姓快乐。如蒙圣恩,千年万岁,外甥终不敢先违盟誓。谨奉金胡瓶一、金盘一、金碗一、马脑杯一、零羊衫段一,谨充微国之礼。”

《柱间史(西藏的观世音)》《西藏王统记》《西藏王臣记》等藏文书籍记载这一时期的章节里充满奇幻荒谬小说剧情,这些章节远不如吐蕃金石铭刻、敦煌文献、简牍等以及汉文史料可信。

《柱间史》《西藏王统记》《西藏王臣记》等书中记载这一时期的章节里的一小部分:

《柱间史》记载用男女夜叉造宫殿,“边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致汉唐东君皇帝:……我松赞干布随时可变幻出化身五千,一日之内即可颁行王法、昌兴佛法于吐蕃域内”“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致汉唐皇帝陛下:……我可随时变化出千百万个化身……”“松赞干布的化身发出的光芒又化现出无数个天王太子……松赞干布又放射出普照十方天际的光芒……”“用右手抚摸了一下尼妃尺尊的头顶,瞬时间尼妃化作一朵洁白的八瓣瑞莲……赞普用左手抚摸了一下汉妃文成的头顶,顷刻间汉妃文成化作一朵嫩绿的十六瓣瑞莲……”“这时赞普抬头仰望十一面大悲观世音本尊像片刻,随即与白绿两朵瑞莲一起化作一团光亮……纳入大悲观世音像的胸际”

《西藏王统记》索南坚赞着:“王果来欢宴之所,与公主会晤。于此有三种不同见相:在十方如来境界中,见王与王妃二人,以十二佛行之相,作利一切有情之事;住十地等菩萨境界中,见圣观自在菩萨变化为赞普松赞干布,尊胜度母变化为汉女公主,做利一切有情之事;在世俗凡夫境界中,仅见王与王妃二人……

王遂起立,右手处于尼妃尺尊,墀尊变为白优婆罗花,随即融入于王之右肩。左手触于汉妃公主,公主变为青优婆罗花,随即融入于王之左肩。于是王即来至自成十一面本尊之前……”

《西藏王臣记》:“王又思维,若于布达拉山巅修建宫室居之,则四邻邦主,仰慕于我,必油然来归;八种自在功福,亦任运可成也。思已遂即启程,来至格热场,亲睹自然出现之六字大明咒。旋即沐浴净身,虔诚祈祷。忽从自现之六字大明咒中放出虹霓彩光,五色缤纷,照射对面岩石自然出现之观音菩萨,救度佛母,马头明王三尊圣容之上。复由观音等像,放出光明,亦照射于六字咒上。彼此光鬘,如虹彩相连,为众目共睹,构成稀有奇观……
(禄东赞)尚令炒熟青稞,作种撒播,使大唐国,蒙受巨害。嗣后又出奇谋脱身。……将其对大唐所施恶作,并用计脱身等情,籍用隐语寄书与公主上下行人。

王遂往自现大悲心像前而作祈祷。立从救主观音笑容面中,放出光明,变成火焰,从忿怒面中放出光明,变为马头明王及甘露漩明王。而忿怒神及其火焰,如流星飞驰,摧毁鬼神聚会成堆之处;又由神变力,吹动劫末之烈风猛火,将所有凶恶鬼怪,皆驱逐至于外海彼岸。复在喇瓦泽石岩之上,自现阿弥陀佛,喀萨巴哩观音菩萨,马头明王三尊圣像……

此后至“共通年”,即庚戌年,时有少数有缘之人其出现境界:见法王及王妃三人,驾至神变殿堂北殿,化为光团,旋即融入于大悲观音心间。……然而一般吐蕃属民所见境界,则为一女仆身患疫疠,首染尼妃,尼妃又染及赞普与公主。因之,王及王妃三人同时逝于彭域之色莫岗。后将三人遗体迎回雅砻琼结,建陵而葬之。”

度母,可以解释为菩萨。度母,在藏族等西藏各族中广受尊崇和爱戴。

所作贡献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又在吐蕃生活了30年,继续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青海省玉树县也建有文成公主庙。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于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形象生动,雕刻精细。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相传文成公主前往拉萨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长时间,受到当地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她深受感动,便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现文成公主庙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

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有来往。据说吐蕃人是东晋末年南凉国王鲜卑人秃发利鹿孤的后代,因失国而辗转流徙到青藏高原,为纪念祖先,他们以“秃发”为国号,后依语音相近讹变为“吐蕃”。吐蕃人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饲养牦牛、马、猪和独峰骆驼,有的也种植青稞和荞麦。公元七世纪,弃宗弄赞继位作了吐蕃赞普(吐蕃国王),人们又称他为松赞干布,是一位骁勇慓悍的领袖,他率领军队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建立了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强盛王国,逻些城即今日的拉萨。藏族文化作为高海拔地区——世界屋脊——的文化,具有高海拔地区的一切特点。藏人以朴厚、豪壮、博大为美,汲取其他文化,创造了自己的34个藏族文字。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拉萨”藏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西藏发源地——神山圣湖,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神山圣湖上的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似冠着银色“金字塔”。

随来的文士们也开始工作,他们帮助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记录松赞公布与大臣们的重要谈话,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规化。松赞干布欣喜之余,又命令大臣与贵族子弟诚心诚意地拜文士们为师,学习汉族文化,研读他们带来的诗书;接着他还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贵族子弟,千里跋涉,远赴长安,进入唐朝国家,研读诗书,把汉族的文化引回吐蕃。

农技人员并不宣扬什么,他们只是先把从中原带去的粮食种籽播种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后精心地灌溉、施肥、除草,等到了收获的季节,那顶壮的庄稼,惊人的高产,让吐蕃人瞪大了眼睛;因为吐蕃人那时虽然也种植一些青稞、荞麦之类的作物,但因不善管理,常常是只种不管,所以产量极低,他们不得不佩服汉族农技人员高超的种植技术。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授意下,农技人员开始有计划地向吐蕃人传授农业技术,使他们学会了平整土地与防止水土流失,在游牧之余,还能收获到大量的粮食。尤其是把种桑养蚕的技术传给他们后,吐蕃也逐渐有了自制的丝织品,光泽细柔,花色浓艳,极大地美化了吐蕃人的生活,使他们喜不胜收,都十分感谢文成公主入吐蕃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文成公主以款款柔情善待松赞干布,使得这位生长于荒蛮之地的吐蕃国王深切体会到汉族女性的修养与温情,他对文成公主不但备加珍爱,而且对她的一些建议尽力采纳。文成公主则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见地,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提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协助丈夫治理这个地域广阔,民风慓悍古朴的国家。而文成公主又不是那种极有权势欲的女人,她参预治国,却从未要求松赞干布给自己一个什么官职,对于吐蕃国的重大政治决策,她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强行干涉,因此松赞干布和大臣们对她非常悦眼,经常向她讨教唐宫的政治制度以作为他们行政的参考,而广大的吐蕃民众更视她如神明。

唐太宗伐辽还,松赞干布使禄东赞上书曰 :“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其高七尺,中实酒三斛。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派长史王玄策出使吐蕃,一方面和洽两国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去看望远嫁的文成公主。王玄策率出使队伍带着大批绢帛文物上路,途经天竺国时,不幸遭到天竺人的抢掠,除了王玄策带着少量人马逃出外,大部分人马及物品全都抢去。王玄策抵达吐蕃,见了松赞干布并说明了遭劫的情况,松赞干布给王玄策一部分军队,王玄策率军讨伐天竺,捣毁了他们的都城,俘虏了天竺王子,还缴获了大批牲畜。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嗣位为唐高宗。新任大唐天子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并且派特使送去大量的金银、绢帛、诗书、谷种,并特为文成公主送去了饰物和化妆品,以嘉勉她和亲抚蕃的功德。

松赞干布因之上书谢恩,并忠心地表示:“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勤兵赴国除讨。”并献上珠宝十五种,请代置太宗灵前,以表哀思。唐高宗对松赞干布的忠心十分感动,又晋封他为宾王,更赐彩帛三千段;吐蕃使者到长安后大开眼界,趁唐高宗高兴之机,向他请求赐给造酒、碾米和制造纸笔墨砚的技术,唐高宗都—一答应了。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在文成公主联络的基础上,至此已到了水乳交融的顶峰。

在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努力推行改革,及大论(吐蕃的宰相职)禄东赞的妥善谋划下,吐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可惜不久之后,松赞干布去世,他的孙子继位为赞普,因赞普年幼,所以国事多由禄东赞一手掌握理,这时一切还算平稳。然而不久禄东赞也死去,他的儿子钦陵沿袭作了大论,这时吐蕃与邻邦士谷浑关系恶化,他们均上书向唐廷请求论断是非,而唐朝忙于用兵于朝鲜半岛以及北方铁勒,唐高宗迟迟不予裁决,钦陵按捺不住,起兵击溃了土谷浑。不料这一举动却触犯了唐廷的威严,唐高宗认为在他还没有作出判决之前,吐蕃就擅动武力,为了维护大唐的威严,因此在咸亨元年,派薛仁贵督师讨伐吐蕃。

谁知薛仁贵的军队在大非川一带被吐蕃军队击溃,从此双方陷入了敌对局面。

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初春,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开始,到唐高宗咸亨元年薛仁贵率兵征讨吐蕃为止,整整三十年的岁月,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

唐高宗永隆元年,文成公主在逻些城病逝,唐廷特派使者前往祭奠,但也没能改善两国的外交关系。而文成公主受到吐蕃官民的敬仰并不因与唐朝关系疏远而稍减,她的死引起了所有吐蕃人的衰痛。

文成公主死后,吐蕃人到处为她立庙设祠,以志纪念。一些随她前来的文土工匠也一直受到丰厚的礼遇,他们死后,也纷纷陪葬在文成公主墓的两侧。至今文成公主和这些友好使者,仍被西藏人视为神明!

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中国的“三江源”,也是闻名于世的藏族歌舞之乡。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成公主庙就修建在这里,它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海省文成公主庙别名“沙加公主庙”,位于玉树县结古镇东南25公里的贝纳沟,这是一条大峡谷,两边的山脉不见边际,矗立在青藏高原的蓝天下,山上松柏如画、山下小河如诗。藏式建筑的文成公主庙紧贴百丈悬崖,风景幽静,金光闪闪的屋顶光芒四射。庙四周所有的悬崖和面积较大的石头上都刻着数不清的藏经。该庙共3层,面积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在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坐像两旁有8尊石刻佛立像,分立在上下两层,每尊佛像高有3米,精雕细刻,形象生动。该庙是一座既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式平顶建筑特点的古式建筑。

一千三百多年来,这儿都是一年四季香火从不间断,酥油灯昼夜常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也络绎不绝,亲如一家。

文成公主离开这里进入拉萨后,这里的藏民便依据公主的画像,在石壁上造像,以示怀念,遂又建庙。此庙已经成为藏汉团结的象征。从此柏沟便成了玉树地区的一大圣地,成为信徒们顶礼膜拜的佛堂,香火缭绕,经久不衰,当地藏族群众把这里视为玉树高原上的“洞天福地”。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是那种以亲戚关系来笼络感化远方藩属、增强双方互信、宣展大国之威仪的最为令人赞颂的典范。

后人评价


山东济宁因为出了孔子、孟子,而成为闻名中外、经久不衰的圣地。孔孟之乡,倍受瞩目的必然是圣人,况且古有“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之训,即使贵为公主,也因其是女子常常会轻易地被人遗忘。一千多年以来,历史风云无数,对于文成公主,即使人们会想起她,赞美她,也只是因为当时她作为“和亲”的工具远赴边陲,也只是因为她远嫁时肩负着的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至于一个女人思想世界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以及她的苦难与牺牲、孤寂与忧虑等等无处倾诉的心路历程,有谁顾及些许呢?

任城——长安——拉萨,这一条漫长的成婚之路,其实就是不归之路。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女子,自然不会有政治家森严深厚的胸襟与抱负。她不知道在前方等待着自己的,是幸福还是灾难,是自己如花的生命的热烈盛开还是悄然枯萎。惆怅、恐惧、彷徨、无助、忐忑、小心奕奕的期待等等的复杂心境之下,随着大唐的那只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从西秦之地寒冷的长安一路向西,向西,向着更加寒冷的陌生的西域前行。尔后,她更要只身面对那片洪荒寒冷的莽原、一个言语不通又桀骜不驯的民族,还有无法想像得到的极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下的孤单与孤寂。

所幸的是,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艰苦跋涉之后,终于告别了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见到了水草茂盛、牛羊成群的美丽的河源。最重要的是,当身着华美盛服的文成公主出现在松赞干布的面前时,驰骋高原的吐蕃王惊为天人,立即倾心不已。来自中土的金枝玉枝,如此神态端庄,气质高雅,与原始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相逢的瞬间,丝丝喜悦也迅速地飘过了文成公主略带忧郁的双眼,淡淡的红霞更悄然照亮了她矜持的神态。松赞干布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得黝黑而粗犷,但衬着他高大健壮的身材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显得分外英武。松赞干布——本意为伟大、正义、博学,而他正是这样一个雄姿英发的英雄,骁勇强悍的领袖。能与这样一个男子生死相守,该是一个女子多么千载难逢的福分啊!

当送亲和接亲的队伍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地进入逻些城(今拉萨)时,当盛大的婚礼锣鼓喧天地进行时,当看着为了自己而专门换上汉族袍带的松赞干布深情的目光时,文成公主踏着脚下这片无限辽阔的高原,那曾经不安、惶恐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并在心底默然许下了以情以命相许、以吐蕃为家的终生不渝的誓言。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她正是以无私、博大而又持久的爱去实践了她所许下的如此珍贵、厚重、真实的誓言的。

文成公主以款款柔情善待松赞干布,使得这位生长于荒蛮之地的吐蕃国王深切体会到大唐汉族女性高尚修养与脉脉温情。由于他对公主的备加珍爱,她的一些建议也会尽力采纳。文成公主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见地,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作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协助丈夫治理这个地域辽阔、民风古朴的国家。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吐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然,强烈的高原反应,加上对亲人与故乡的思念,文成公主也曾度过了无数个凄泪湿枕的无眠之夜。她常常想起富饶美丽的大唐帝国,想起充满治国智慧的太宗皇帝,想起博学多识的父亲,想起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可她的思念也同时转化作了与雪山共存、与江河齐舞的爱,如阵阵甘露滋润着高原上粗犷纯朴、情深谊重的人民,滋润着凸兀肃穆的雪山,滋润着洁净清冽的圣洁湖泊,还有在无限高原上奔跑着时有如大海波涛般的野生动物群以及如泣如诉的驼铃声声……

或许,女人注定要承受更多的苦难,尤其是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女人。公元650年,年仅三十四岁的松赞干布病逝,一下子就将文成公主推进痛苦的深渊!我们无法考证她当时的深深创伤,可是背井离乡的她,在永远失去故乡与家人之后,又永远地痛失了唯一的、曾经如此相知相爱的亲人!她要有怎样的力量来面对未来以及无法弥补的伤痛?

此后的岁月里,文成公主将丧夫之痛深深地埋入心底,在这片丈夫所挚爱的土地上整整生活了三十年。事实证明,她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的苦熬日子,而是在爱与生命的不断升华中度过了那漫长的、意义非凡的岁月。对于丈夫那种超越时空界限的爱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发深远绵长,并全部化作对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民的热爱与扶助。

在中土,文成公主几乎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各种皇家官方的史书上,对她的生平事迹也仅仅是略见一斑。而在西域大地上,她的音容笑貌,她倾其一生带给这方水土和人民的热爱、柔情、温暖和情谊,却早已融入千年不化的冰川雪山之上;已永远汇入四季清冽的雅鲁藏布滔滔江水之中;已如圣山圣湖一样深深扎根于西域高原以及世世代代高原人民的心灵深处。

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初春,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开始,漫长的数十年岁月里,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才,极大地影响了吐蕃国的开化与发展。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域,为汉藏文化交融及睦邻邦交推进几近奉献了一生。

然而,文成公主受到吐蕃官民的敬仰与爱戴并不因与唐朝关系的疏远而锐减,公元680年,她怀着对吐蕃及吐蕃人民无限的留恋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逝世引起了所有吐蕃人民的哀痛与悼念。在西藏,到处是为她而设立的庙祠,香火缭绕,哀思不绝,她永远被西藏人民奉为神明。

女人常常被喻为水,那么文成公主则是水的另一种状态。她应该是西域高原上最纯净、最透明的雪或冰棱,默默地闪烁着太阳与星月的夺目光辉,无私、温暖如永恒不灭的明灯。

相关影视


1999年《文成公主》——曹颖饰

《贞观之治》的文成公主(19张)2000年《文成公主》——李琳饰

2001年《大唐情史》——叶小闽饰

2006年《贞观之治》——孙镜菲饰
分享: